我必領瞎子走陌生的道,帶他們走他們不知道的路。我必在他們面前使黑暗變為光明,使彎曲的地方變為平直。這些事我都要作,決不放棄。《聖經新譯本》〈以賽亞書42﹕16〉
新冠肺炎的疫情全球爆發,多國確診的人數不斷上升。港府3月17日宣佈向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發出紅色外遊警示,內地、澳門、台灣除外。同時14日內去過境外,除澳門和台灣,所有人抵港後,必須進行十四日家居強制檢疫,以堵截輸入個案。在今期的「三劍俠」版面上,資深精神專科醫生麥基恩醫生和陳玉麟醫生,以及現任溫哥華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暨資深個人、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李耀全博士,淺談「自動隔離的心理影響」、「愛在疫症隔離時」和「疫情之下:不懼病毒、小心預防」。
編輯﹕謝芳
自動隔離的心理影響
資深精神專科醫生麥基恩撰文時指出﹕「因新冠肺炎引發出的檢疫隔離(quarantine)制度,令不少人出現適應的困難。結果出現了一些人私自離開家居甚至嘗試離開本地;也有一些人回香港時,因懼怕要被隔離而不填寫或虛報健康申報情況。
首先,檢疫隔離就是自己因可能接觸過一種傳染疾病,而與社會其他人士隔離開,以免傳染他們,這種檢疫隔離可以是個人化、城市化甚至是國家化的。而且隔離可以是強制,也可以是自願的,它可以是在指定醫療機構,或在家庭當中,這與因患病而進入隔離(isolation)病房治療的病人不同。
在近代醫療歷史上,也出現過數次檢疫隔離的現象,包括嚴重急性綜合症(SARS )、伊波拉病毒、H1N1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等。根據上述傳染病爆發時及爆發後的研究,檢疫隔離對很多人產生了相當大的心理影響,這些影響可以是短暫的,但也可以是長遠的。
在疫情流行的時候,有一類人士特別感到壓力,就是醫務人員,尤其是在醫院工作的。在SARS期間,因接觸病人而要與家人隔離的醫護人員,不少出現了急性壓力精神障礙,他們很多時感覺疲倦、與人隔膜甚至衝突、焦慮、煩躁、失眠、專注力及決定力減弱、工作效率退步等病徵,以致不願回去工作及有辭職的念頭。另外一個研究發現,疫情過後,曾經被隔離過的工作人員,會出現「壓力後創傷精神障礙」及「憂鬱症」的病徵。又有研究指出,兒童及其家長若曾經歷與家人隔離一段時間,比沒有經歷隔離的人較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的病徵。
在隔離時間,大部分人都有忐忑不安的感覺,特別是未知自己有沒有染上疫症或其他疾病。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打發時間,只感覺無聊及無奈,一方面擔心目前收入減少,另一方面又擔心日後別人對自己有「帶菌者」的標籤。假若日用所需用品不足,或是有關公共衛生的資訊不全,更令隔離者心煩意亂。
此外,這些人士在隔離期間的防疫行為,例如消毒物件、經常洗手、遠離他人等等行為,往往在疫情過之後仍然會維持一段時間。也有人把隔離期間多了(甚至過度)飲食及睡眠的習慣,引申至隔離後的生活,結果出現肥胖現象!更有人在自我隔離的時候,增加了吸煙及喝酒的頻密度,長遠影響了身體健康。
至於這些人有甚麼特質,會引致出現精神病徵及心理問題呢?在「豬流感」的疫情時候,有一個研究發現低學歷、年輕婦女、養育一個孩子的人,會更容易出現這些問題。不過也有其他研究未證實上述的高危因素。反而較多研究證實,隔離的時候愈長,情緒及精神問題出現更多。雖然未曾肯定何謂長期隔離,一般來說超過十天也算是相當長的了。
故此,要減低被隔離者的心理壓力,或會出現的精神問題,負責防疫的管理人員,應該留意這方面的問題嚴重。在可能的範圍下關注前文所提的各種因素,而加以處理,例如要給予高危人士特別的關懷及鼓勵,隔離的時間愈短愈好,提供足夠的物資及設備,包括娛樂及與別人通訊的機會,例如流動電話、電腦、Wi-Fi、上網及其他社交媒體等。雖然群體直接見面並不可能,但能夠保持友好的社交支援,特別是利用資訊科技作互助行為,是可以減少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更可以幫助被隔離的人對隔離規則的依從性。」
愛在疫症隔離時
資深精神專科醫生陳玉麟醫生撰文時表示﹕「因疫症隔離而出現的精神困擾,其核心原因往往是關係之隔離。其實香港人終日忙碌度日,可以藉著留在家中隔離的時候好好和家人相處,找一些有趣的事情一起作,或一同關心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信徒更可以多點時間靈修親近上帝,在上帝愛的恩典中,身體上的隔離絕對不能阻擋我們彼此相愛。」
疫情之下:不懼病毒、小心預防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暨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李耀全博士撰文時說﹕「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由中國武漢擴散全球各地,令人回想2003年SARS蔓延帶來的恐慌,截至2020年3月5日,溫哥華和多倫多也有逾十多個確診病例。病毒蔓延,來勢洶洶,我們十分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乃在所難免,故此理當多多關注防避。簡單總結在疫情之下的看法,就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要對抗三種病毒﹕
(一) 冠狀病毒(COVID-19 Virus)﹕ 要小心防避;
(二) 網絡病毒(Internet Virus) ﹕要分辨真假;
(三) 恐慌病毒(Paranoia Virus) ﹕要克服心病。
(一)冠狀病毒(COVID-19 Virus)﹕ 要小心防避
據不少的報導,這次的COVID-19病毒的殺傷力不比SARS的病毒大,但其傳播的速度卻比SARS的病毒快,目前在全球肆虐蔓延。據3月19日的新聞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公佈說,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在全球累計超過20萬宗,8000多人死亡。在中國疫情漸漸受控,但歐美多國卻正處於爆發之中,每天患病的人數亦快速地增加!加國華人聚居的溫市及多市,目前的個案都是直接和家人接觸的感染,而每一個患者都有十四天在家裡自我隔離,故此病毒在市區內擴散的機會非常低。我們亦沒有病者死亡的個案,而不少的患者亦已復康。因病毒主要不是從空氣傳播而是從病者的口沫,故此我們一定勤洗手,首要不讓觸摸得來的病毒入侵面部等。
(二)網絡病毒(Internet Virus)﹕要分辨真假
網上的資訊發達,傳流太多民間不屬實的報導與毫無根據的『療法』秘方,令真假難分!我們要小心分辨,不要終日盲目追看網上新聞,要留意一些可靠有權威的消息與指引。
(三)恐慌病毒(Paranoia Virus)﹕要克服心病
最可怕的病毒乃是憑空捏造的恐慌。有憂慮是在所難免,但我們要克服是心病。聖經告訴我們,連一隻麻雀掉在地上都須上帝應允﹕『兩隻麻雀不是賣一個大錢嗎?但你們的父若不許可,一隻也不會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29〉一切事情都是在神的掌管,在主的主權下,有祂最美好最美善的旨意。信徒該安心倚靠主,並誠心向神呼求,為眾人求平安,當然我們亦該盡我們的本份做足各樣防備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