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信華:
上次跟你視像見面,見你和明心精神飽滿,我也放下心中掛慮;只是跟孩子們分別了短短幾個月,他們好像突然長大了,談吐成熟了,相信你和明心也感欣慰。我答應了將最近一些查經和學習的反思詳細寫給你,好讓我們彼此在信仰上繼續交流,像昔日在教會主日學時一樣。
因你們一家和我的幾位好同事移民,最近讓我在思考「留守」和「分散」的聖經教導;留守和分散的人如何定位自己的召命,又如何看待彼此的關係?於是我翻開使徒行傳第八章,看看早期教會在司提反殉道後,教會領袖和信徒的留守與分散。
聖經並沒有說這些領袖的分散是為了逃避逼迫和殘害(8:1,3),只把焦點放在他們分散下所作的傳道工夫(8:4),以及他們事奉的果效(8:6-8)。假若我們相信《使徒行傳》就是「聖靈行傳」,記載聖靈在早期教會如何引領福音廣傳,我們就得相信神藉教會所遭遇的逼迫與殘害,叫傳福音者分散,叫福音廣傳,叫信者得救,叫福音所到之地大有歡喜。
當我在網上搜尋這段經文的資料時,我竟找到1981年戴紹曾牧師在「港九培靈研經大會」的培靈信息。他透過使徒行傳第八章指出有三種宣教士:第一種是留守本位者,當逼迫臨到教會,門徒四散,大部分人不能留在耶路撒冷;唯有使徒們仍然留下來,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他們覺得留在耶路撒冷是他們的本分,雖然面臨危險,仍持守本位。戴牧師說:「那些使徒就是宣教士,在聖靈帶領之下,忠心守住神給他們的使命,面對危險,靠著聖靈,不懼怕,他們成了中流砥柱。」第二種是隨走隨傳者。當逼迫臨到,這班人覺得不能留在耶路撒冷,不得不離鄉別井;但是逼迫並沒有攔阻他們傳福音,所以他們隨走隨傳。其中有腓利的見證,路加描述得最細緻。腓利如何在撒瑪利亞傳福音,如何被聖靈引導下到曠野之路向衣索匹亞的太監傳福音,並且施洗。腓利是隨走隨傳的宣教士,他是「傳福音的腓利」。第三種才是我們比較熟悉,就是奉差遣到未得之民中傳福音的宣教士。
在今天的處境,我們仍會問移民是否缺乏對上主的信靠,轉而投靠制度上的保障;離開是為逃避患難,為何不夠信心迎向艱難?留守者是不敢離開安舒區,迎向更大使命,抑或不懂審時度勢?這段經文沒有交代,只把眼目放在留守的人如何忠於托付,分散的人如何忠於大使命,叫腳掌所踏之地蒙救恩,受服事、得喜悅。
信華,我們都要成為宣教士,只是我這留守者和你這分散者各自分工,在所到之地傳揚福音好信息。好了,下次再跟你分享吧!期待你的回應和指教。
你的戰友
德
(作者為滙基書院(東九龍)鄭建德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