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指出,孩子的個人身心發展、家庭經驗和社會大環境對他們過早談戀愛也有影響。
孩子的個人身心發展
一般來說,現今的孩子在九至十一歲左右便會進入青春期,出現第二性徵。男孩會長出毛髮,甚至有夢遺;而女孩的乳房開始發育和有經期。他們開始對性和男女感情有興趣,這是正常的身心發展;重點是家庭、學校和教會等,怎樣提供正確的教導和資訊來引導他們。
家庭經驗
家庭輔導理論指出,家庭經驗對孩子過早談戀愛有決定性的影響,常見的原因有:
(4)父母因為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子女或偏愛子女,忽略了某一位孩子的需要。
(5)父母忙於其他事情而忽略照顧孩子,常見情況有過度投入工作或發展個人興趣,或者忙於照顧自己原生家庭的需要,甚至專注教會的事奉等。
電視劇集、電影、愛情小說和網上媒體等,令孩子接觸很多關於感情和性的資訊和故事。當中大多數強調愛情的甜蜜和溫馨的經驗,而性可以隨便發生,不用思考後果和責任。故此,當孩子在家庭裡、學校裡和朋友之間缺乏關愛,而內心又嚮往關愛的時候,愛情彷彿就是「及時雨」,能夠補充這一方面的需要。
父母發現孩子談戀愛怎麼辦?
不少父母第一個反應就是反對和責備。父母必須要小心,在不理智的時候,可能會說出和做了很多傷孩子心的說話和事情;反而令孩子更想逃離家庭,嚮往與戀人傾訴和共聚,正所謂「壓力越大、反抗越大」。相反,有些家長採取開放態度,以正確的戀愛觀引導子女,教導他們不單憑感覺,也要有意志上的委身等。家長甚至可以主動結識孩子的戀愛對象,了解對方,更可以在有需要時從旁協助。父母也可了解孩子與戀人的親密程度,並教導他們某些界線不可僭越,否則後果嚴重。
事實上,當孩子更深經歷和思考戀愛,認識了是甚麼一回事之後,有些人會認真地談戀愛,但有更多人選擇分手。從正面來說,或許這次經驗是一個契機,讓整個家庭反思「過去是否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從而檢討怎樣增強對孩子的關愛,以及給予戀愛婚姻的引導。
黃曼君女士
兒童、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員
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