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各位支持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簡稱「傳基」)的好朋友,主內平安!

我在上一封家書中,報告了機構的收支仍然在邊緣之中。現在結算已經做好了,錄得多年來未曾出現過的輕微盈餘。為此,我們非常感恩!一方面,多謝你們的鼓勵和支持,特別是我們積極發展網上的全人福音事工。另一方面,我們深深體驗上主的祝福,又教導我們要盡心竭力,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事奉。

在目前抗疫疲勞的環境下,希望藉著我們機構這經歷為弟兄姊妹及尚未信主的朋友打一支「強心針」。奇異恩典確實出現,只要我們能持守上主的教導。

祂啓示的方針:「我們傳揚祂,用各樣的智慧,勸解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歌羅西書一章28節)

近日在查經及聽道的時候,驀然醒覺聖經裡有不少重要人物,例如:但以理及三位朋友、耶利米、以斯帖等。他們出道時(被上帝使用時),實在是相當年輕(一般認為是十來歲而已),與我們目前的高中學生或大專生年齡相若。故此,我們深信教會(甚至社會)內的青年人,有很長的歲月發揮所長。若能為主所用,大可以作出超越成年人的榮神益人事工。因此,我們今年計劃多做青少年的工作,特別是透過不同社交媒體,把整存的福音傳給他們。希望大家能為我們的學校事工「使人和睦大使」及在報章上刊登的「在港國內青年人心聲」之推展代禱。由於經濟局限,未能聘請專業資訊科技人才為我們開發新媒體,唯有盡量摸索前行。歡迎有恩賜的主內肢體義務指導我們。

在此,我希望大家還有經常閱讀我們多年來在《明報》「談天說道」專欄的各篇文章。從今年一月開始,我們在《明報》從禮拜一至禮拜五的專欄,有四個全新欄目,包括:「婚姻靈性操練」、「婚姻心田」、「教學人生」、「理性與感性」。希望大家推介給親友,並歡迎給予改善意見。至於過去很受歡迎的專欄「醫學人生」和「癌症關懷」,將會在網上繼續不定時發表。

最後本人謹代表「傳基」的同工(只有兩位專職、三位半職)向各位祝願牛年靈命更深、身心健康!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一年二月

2021年1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

新一年的開始──凡事謝恩

你們好!感謝你們在過去一年給我們環球天道傳基協會(傳基)的支持!

在上一封家書發出呼籲後,確實感謝上帝的保守,收到了一些奉獻;甚至有一份是一年前已奉獻,但尚未收到的捐款。雖然我們尚欠環球天道機構姊妹公司多年來累積的大筆款項(50餘萬元),但是我們仍要感恩。因為過去數年皆能少部份償還款項,把數目逐漸減低。

聖經教導我們真是要「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8)。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談及感激(gratitude)心態之重要性;包括:使自己心情愉快、增加生活滿足感、減少耗盡及疲勞狀態、改善睡眠及健康質素,更能應付疫情,提升工作效率,甚至增強人際關係。

沒錯!在過去一年多的疫情及社會問題的影響下,不少企業(包括福音機構)受到相當嚴重的打擊,經營困難。我們能夠達到平衡的收支,並能繼續服侍信徒及非信徒,確實奇妙。這是上帝的帶領,讓我們的各項服侍得以進行,特別是網上的身心靈培訓課程,反應良好。不單在香港地區,更能傳到美加等地,而且反應良好;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感謝上帝!

我們在新一年開始,更加積極推動此網上身心靈栽培訓練服務。希望能在這新常態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帶來正面且符合基督教原則的思維,推動全人健康。另外特別要感恩,就是《明報》的「談天說道」專欄之一的「醫學人生」已完成了七年連續每周報章上的發表。由明年一月開始,這專欄的文章改在網上發放(https://doctorgoodnews.wordpress.com)。敬請繼續支持!在此衷心感謝歷年來為我們撰稿的基督徒醫生及牙醫作者。在「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的支持下,我們將會把近兩年的文章再結集成兩本新書,以饗讀者。

繼「醫學人生」系列之後,由一月起,《明報》逢週四的報章專欄將由「教學人生」取代;由教育界基督徒分享他們的經驗及體會。在目前香港教育似乎有很大的衝擊及矛盾之際,我相信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會給予老師、同學及家長一個更新的體驗。最初頗為擔心在這嚴峻時期,很難找到有心人為此專欄撰稿。但是,感謝上主的祝福!在兄姊的互相介紹下,得到很多資深的教育界前輩俯允支持,作者人數遠超我們所求所想。在此也懇請大家為這個專欄及其所有作者祈求,求讓這專欄成功,榮神益人!

此外,還有一個新專欄,名為「理性與感性」,也從一月開始,每月逢週五於《明報》刊登;是承接去年反應良好的「理性與感性」講座。我們感謝數位基督徒心理專家,透過文章指出健康及不健康的情緒與思維方式。期望在這充滿矛盾、批評、指責的年代,人能夠作出客觀自我反省,並有助調解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局面。

謹祝諸位新一年不斷蒙福,更能夠「心意更新變化,察驗何謂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一年一月

2020年9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

首先,感謝所有閱讀這家書的弟兄姊妹及朋友。在這裡謹祝大家身心靈健康愉快!

不經不覺,疫情持續了大半年,對大部份香港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有心理上的影響。對於要照顧有健康問題或特別需要的親友的照顧者,很容易出現「同情疲勞」及「照顧耗盡」情況。故此,在這段期間,我們推出了數個有關身心靈健康的講座及課程。感激主內肢體的支持,報名人數超過期望,而且出席率非常高。我們將會繼續努力在這方面(特別是網上學習)舉辦類似的活動,包括:逆境治療系列、癌症關懷系列及創傷治療進深課程。

逆境,自療系列
癌症關懷系列
創傷治療系列

從新聞報道中看到在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社會的人際關係出了很多問題,甚至在家庭內發生。在此特別推介9月17日(四)晚上7:30至9:30舉行,一個針對破裂人際關係的免費講座「理性與感性」。感謝上主,目前報名人數已相當滿意。因為是網上直播,沒有座位限制,仍然歡迎大家網上報名參與及推薦給親友。謝謝!

你可能發現這家書重複出現了「感謝」的字眼,會否覺得奇怪?我最近看了一些文章及寫了一篇文章,說明感恩(gratitude)對心理健康非常有用,能夠間接增進身體的健康。在目前香港的埋怨文化及病毒爆發的陰霾下,我期望香港人(特別是信徒)能夠多些作出感謝及感恩的回應。聖經其實早已教導信徒要「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18節)。對上帝如此,對人也可以這樣。

我想藉這家書感謝我環球天道傳基協會的幾位同工。因機構不能在今年內舉行異象分享暨籌款晚宴,她們便主動自行製作了四輯短片,向弟兄姊妹介紹本會工作及募捐經費。(請掃瞄QR Code登入網站收看)

在這裡我也要感激在片中義務參與的肢體,主動地向大家呼籲支持。雖然製作並非專業,但主內同心竭力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動。感謝上主!最後,我謹代表機構感激所有捐得樂意的人(無論多少)。祈求上主賜福報答你們!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零年九月                          

                    

2020年8月份_總幹事問安信

各位與我們一同事奉上主的弟兄姊妹:

主內平安!

在最近一個月,突如其來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不少香港人期望回到正軌的心態。原本以為可以恢復昔日的生活秩序,包括:返學校上課、回辦公室工作、參與教會崇拜及團契小組活動、與家人朋友團聚及共膳等等。現在卻又被社交隔離了,加上中港及中美政治的變化,導致民生及經濟前景頗為悲觀。因此,不少香港人不期然出現了焦慮及擔憂;這情況看似會持續下去。

為了幫助香港人面對逆境仍然能保持身心靈健康,我們邀請了一班基督徒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專家加入,籌辦了一個「逆境自療」課程。希望透過網上的講解及培訓,能夠幫助學員增強應對壓力的能力,預防出現精神障礙,並在能力範圍內輔助身邊的親友。希望大家積極支持、參與,又推介給弟兄姊妹參與;在這動盪的時代中,能夠助己助人,作美好的見證!

因再爆發疫情的關係,原本定於8月25日(二)晚上舉行的異象分享會,現在打算以網上形式進行。我們期望透過陳一華牧師的勉勵,提醒我們如何在動盪社會中作見證。此外,我們打算以感恩及誠懇的方式,向大家精簡介紹過去我們的事奉成果及未來發展的需要。希望大家能在網上參與,與我們同行;支持我們,讓我們能夠有足夠資源把整存福音傳給社會。

在此報告一個感恩的消息,就是我們在八月開始的首個「北美精神健康系列」講座反應已達目標。求主賜講員健康及靈力,能夠「不離地」地服侍弟兄姊妹。在未來數個月,我們會在香港繼續推出課程及講座,例如9月17日晚上舉行的「第14屆與情緒共舞講座-理性與感性」,懇請大家代禱及推介。

在上一封家書中,我提及「五餅二魚」的奉獻原則。為此,我們決定推出一個名為「傳基『兩個小錢』基金」。望以此基金支持及發展中、小學的福音工作,特別是推行中學的「使人和睦大使」運動及支持小學生報刊《傳基號》社交媒體化。希望大家積極支持參與(金額不論大小),以及提出寶貴的專業意見。

再一次感謝大家的支持,並祝願大家及家人在逆境之中保持身心靈健康!

在目前疫情、逆情的困難中,我總覺得是上主給信徒、教會及機構作見證的機會。正如聖經所說:「誰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了挽救現今的危機嗎?」(以斯帖記第4章14節下)                                                                                                                                     

你的弟兄
麥基恩醫生
義務總幹事

二零二零年八月

「理性與感性」 Sense & Sensibility

感謝主!講座已於9月17日晚上順利進行直播,謝謝兩位講員的分享及學基浸信會在技術上支援,又多謝參加者踴躍出席!

在Youtube 上重溫講座

「與情緒共舞」講座已踏入第十四屆,今年內容會探討「理性」與「感性」對人際關係帶來的影響。

人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有人會比較感性,也有人傾向比較理性,不同的方式帶來不同的結果。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理性做人感性做事」?還是……

  • 你是「理性」多一點還是「感性」多一點?
  • 「理性」與「感性」有哪些特點和偏差?
  • 過於側重「理性」或「感性」對人際關係帶來甚麼影響?如何平衡?

日期: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學基浸信會(九龍深水埗元州街162號)
對象:有興趣人士

***凡參加「理性與感性」Sense & Sensibility講座,均可以八折優惠價HK$68 (原價:HK$85) 購買馬燕盈醫生新書《心之甘霖》***

講員:麥基恩醫生(資深精神科醫生)
講題: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中的理性偏差

講員:馬燕盈醫生(資深精神科醫生)
講題: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中的感性(情緒)問題

網上報名

免費講座 ‧ 滿額即止

** 大會將會密切注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狀況,若情況不適合現場進行講座,將會安排網上直播,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