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現代父親需要具備的素質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卻要照著主的教訓和勸戒,養育他們。」《聖經新譯本》〈以弗所書6﹕4〉

文﹕陸振洲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編輯﹕謝芳

現代父親的角色和身份

現代父親需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包括照顧者、陪伴者、供養者、指導者、保護者及模範者。不單要「功能性」地去處理及解決問題,還要顧及孩子的內在情感需要,所以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才能適當地回應各個層面的需要。

情緒穩定

若要成為高質素的父親,必須情緒穩定。試想想一個喜怒無常,常常情緒失控的父親,如何能建立和孩子之間安全的親密關係?但若要情緒穩定,需要認識情緒及懂得處理情緒。

每個人都有情緒,如「喜、怒、哀、驚…」,若人沒有情緒,便好像機器,並不完整。喜歡開心是人之常情,但遇上不如意的事情,會產生憤怒,繼而激發動力改變,也是美事。當面對傷心失意,若能釋放悲哀之情,能有助重新振作。在危險的處境,驚慌懼怕可推動我們遠離險境,以保安全。所以,各種情緒都有其特質和任務,並沒有好與壞之分。

我時常作出比喻,若情緒抑壓在心裡,就好像「煲水」的過程,當情緒不斷累積,會達至「沸點」,便會變成水蒸氣爆發出來。故此,若能在適當環境及可控範圍中表達情緒,可疏導情緒,避免情緒失控。

在我們腦部的結構中,情緒和理智是放在不同位置之上,但會互相影響。當觸及激烈情緒記憶時,會作出戰鬥或逃跑反應,但戰鬥會令情緒更強大,逃跑又揮之不去。若能以覺察方式,認出激烈情緒的特質和任務,可理智地處理情緒,達至情緒穩定。

通情達理

很多時,作父親的會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忽略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需知道,孩子出現激烈負面情緒時,除了想抒發感受外,同時亦是表達很想得到父母的關注。父親可先處理孩子的心情,認同孩子的感受,然後才處理事理。當孩子感到「被明白」及「被尊重」時,他們的關注渴求便會得著滿足,防衞機制亦會減低,能有助認清事理,及作出合宜的反應。

和孩子溝通時,切勿高高在上,因這樣的姿態,會帶來壓迫感。父親可維持和他們在相若視線水平,而且身體可微微向前傾,表示很專注在他們的表達之上;同時需要細心敏銳觀察孩子的身體語言,例如語氣、表情、眼神、距離、手勢等等,才能對他們作出整體和全面的了解。對孩子所表達的感到好奇和投入,可促進他們繼續表達。不要假設已完全了解孩子所表達的情況,因很多時會判斷錯誤。對孩子描述的細節,可藉柔和的回應去確認和澄清。

父親需要努力地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以他們的角度去作出思考和感受。在溝通過程中,當孩子覺得自己被明白和被尊重,會樂於彼此分享,能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但是,同理心並不是表示需要討好跟從他們的行為和想法,父親需要明白事理,藉同理心認同感受後,需要情理兼備地對他們作出合適的建議和指導。

對孩子要多說肯定和讚賞說話,及充滿關心的提問。當孩子作出錯誤選擇的時候,可以關心的態度提問:「假設有不理想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呢?」如此提問,可避免指責和教訓,及可讓孩子思考,在過程中能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及解難能力。

兼容協調

教養孩子,父母需要目標一致。若雙方採取不同的教養目標,會削弱彼此的影響力,孩子會無所適從,所以要多溝通,和伴侶協商出一致的目標。由於伴侶彼此間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需要了解各自的特質,才能有效地發揮。父親和母親角色有所不同,父親多注重培養子女正確的人生方向和價值觀,母親多照顧子女的起居生活及身體健康,彼此互助互補。但有時需要互換角色,按不同環境情況來彈性處理,進退有度。

與時並進

過去傳統以父親為家庭的權力核心,不論對錯,都會以父親的決定為依歸,但如此會偏向狹窄,阻礙子女成長。回顧上一代,很多時是父親負責出外工作賺錢,母親負責家內事務,這傳統現已發生極大變化,現時很多時女性要分擔家庭經濟,男性亦要參與家庭事務。傳統上父親要處處表現剛強,不可流淚,因誤解流淚是軟弱的表現,但這樣會壓抑情緒,損害心理健康,而且因缺乏感性,亦會難於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時代不斷進展,固守這些過去傳統已不合時宜。身為父親,應要與時並進,分辨出那些傳統需要保留,那些傳統需要改變,理智地作出選擇。

高瞻遠矚

言教不如身教,想培養高質素的孩子,父親本身也要有高尚的價價觀,擁有國際視野,高瞻遠矚。這不但能感染影響孩子正面成長,也能成為他們的學習榜樣,贏得他們的尊重和欣賞。

勇於承擔

作為現代父親,需要內外兼顧及情理兼備,在家庭上、工作上及社會上盡責任,還要目光遠大及與時並進,擔子實在十分沉重!所以需要具備極大勇氣去承擔這角色和使命。

承認限制

面對眾多不同壓力,父親需要察覺及承認自己的限制。若未能適當地舒緩情緒及處理壓力,壓力會不斷累積,最終會因承受不起而崩潰,所以要善待自己,對自己要留有適當空間去保持身心康泰。

當察覺自己的限制,認識到未能應付時,為了避免影響身心健康,便需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而輔導可以是一個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