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女人當自強

「不要單注重外表的裝飾,就如鬈頭髮、戴金飾、穿華麗衣服;卻要在裡面存著溫柔安靜的心靈,作不能毀壞的裝飾,這在 神面前是極寶貴的。」《聖經新譯本》〈彼得前書3﹕3-4〉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在這期的版面上,藉著老中青三代女士的真情分享,看見她們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面對各自的限制、挑戰和困難時,如何活出主賜的慈愛、幫助、恩典!

編輯﹕謝芳

夢想、理想、職場、感情
Carmen(帶職的碩士生)

面對父母對現實的提醒,有不少人都倍感壓力,開始明白父母和自己期望不一,和父母的代溝漸深。經禱告後,明白是出於一份愛、一份擔心,因此多禱告、堅持自己的想法並腳踏實地實行是會令他們慢慢改觀、接受。有時候重視的人的意見也只是一個參考,重要的是每天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尋求上帝的心意。現在我習慣在起床和乘車的時間禱告靈修,讓自己有一個動力開始新一天。

過去一年,一邊工作一邊讀書,也要兼顧學業的壓力。感恩因疫情關係而有額外的時間休息、做功課,有時工作太累也可以自行安排時間重看zoom的錄影。不過,有時候會覺得少了時間見朋友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感到不開心。整個過程要不斷調節自己的想法和學習照顧好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戀愛關係中,曾經有段時間感到迷惘。看到有同齡的人已經結了婚、感情穩定,對單身的人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壓迫感。不少人在家庭關係或朋輩關係得不到滿足,而產生「想拍拖」的念頭,想佔有一個人。這年頭,愛情可以很開放,亦演變成一種消費,令新一代基督徒受非基督徒的朋輩質疑:「而家咩年代呀?仲要守貞節?」或者他們會譏笑堅守貞操的男生,但又期望女生是為他們奉獻第一次。有些朋友就是這樣做出了一些後悔的行動,分手後覺得自己「污糟」、不值得被愛。

聖經教導我們:「…愛是從神而來。…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7,19〉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必須將自己和對方交給神掌管,才學懂愛。

拼搏職場 為主發光
馬燕盈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回想起去年二月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初發,全球恐慌,社會上人心惶惶。 當大部分人都留在家中抗疫的時候,我每天仍「披荊斬棘」的去醫治病人。面對未知的情況,內心又怎會半點忐忑也沒有呢?但感謝主,使我想起自己的召命和使命。雖然不知未來將如何,但把自己交在主的手中。每天早上能健康起床便感謝主賜生命,然後讀經祈禱,從祂那裡支取勇氣、力量和保護,去應付當天的挑戰,謹守崗位,為主發光。

工作上有一件事情很感恩。記得那時口罩和保護物資缺乏供應,各國陸續實施禁運,所以,為診所和親友張羅這些物品也是一件難事。在別無他法之中,只能禱告求主幫助。很奇妙地,我每次都能夠「中獎」﹕獲得善長透過醫學會捐給醫生的口罩,以解燃眉之急,現在回想真是感謝主的供應和恩典。

家庭方面,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在家網上學習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急忙添置所需硬件外,還要學習各類型軟件的使用,並教導他們自己登入上課、交功課、下載課堂資料等。事奉方面,也要學習在網上進行教學和講座分享…一下子有好多的適應,有時真令人吃不消。但感謝主,當我感到氣餒的時候,身旁總有像天使般的弟兄姊妹幫助和代禱,故此,我覺得在疫情中能保持相愛相助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在疫情之中,我有一些個人反思﹕(1)把困難看成是神的考驗,訓練自己更加成熟長進;(2)失去昔日的安穩和倚靠,讓我更認識自己的限制和無助,需要每天仰賴神;(3)神仍掌管和工作,我只管遵從祂的帶領;(4)定睛於神,不被逆境嚇怕;(5)不再靠自己,乃是倚靠神,行未知的路。

聖經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

數算恩典、永不言休
龔黃家平師母

瞬間踏入老年,我知道終點是天家,人生最後一程就充滿平安和喜樂。

老人害怕自己無用,失去人生價值。子女離巢後,我和丈夫先後從美國回香港。正思索人生下半場的方向, 我看到心靈輔導的需要,便修讀基督教心理輔導。畢業後,義務輔導,安慰受傷心靈,輔導家庭和婚姻問題等。我藉此帶領他們認識天父,感到很有意義。三年半前,我們退休回美國,繼續輔導的服事、靈命指導、婚姻輔導,我和牧師夫妻檔合作,我輔導妻子,他輔導丈夫。事奉神和服事人是我們的人生意義。年老,仍然有用。

   老人最怕疾病纒身。中年過後,我開始注意健康飲食的資料,改善飲食、勤做運動。現在老了,我更注意健康的飲食,每週三次去長者中心上運動課,每年檢查身體。自知體力衰退,家居清潔,分幾天做;夫妻平分家務。腰酸、關節痛是常有的,學習避免和治理。中西食療,保健指壓和按摩,我都會嘗試。

年老記憶力衰退也是正常的,運動和常用腦筋是補救的方法。約會和事務,我都記在行事曆上;上市場,先寫好購物清單。我常閲讀,抽空深入研究聖經,閱釋經資料,思考及寫下心得和應用,神的真理能燃亮我的心靈。心理健康對長者非常重要,焦慮會引起高血壓;抑鬱情緒導致失眠和身體各種痛症,會變成抑鬱症,甚至癌症,這是我輔導長者常見到的問題。疫情嚴重期間,也會偶爾情緒低落,我馬上禱告,數算神給我們的恩典,向祂感恩,平安就回到心中。我常提醒自己,要活在今天,不要為明天憂慮。「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8﹕22〉

回美國後,住近兩位女兒的家,大家常見面。三位女兒各有不同治家和管教子女的方法,我不批評或給意見,除非她們請教我;我總覺得她們當母親比我更成功。我和女兒們常交流,我刻意與她們建立彼此傾心吐意的知心關係。幫忙帶孫是樂事,在遊戲中教育他們,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享受天倫之樂。「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份,直到永遠。」〈詩篇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