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趣談 之 逆流?順流!

早年在醫院工作中,舉辦了抗逆故事寫作比賽,製作了一本得獎作品集《逆流?順流!》接近250位參賽者透過寫作,分享逆境自強的故事,鼓勵大家以正面及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書中匯集18篇得獎作品,以18個抗逆故事,連結成一頁一頁的人生速寫,承載著生命的喜悅、困苦和掙扎,字裡行間充滿誠懇的力量。就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文章中的片言隻語,將「包容」、「關愛」和「自強」的信息傳動開來,讓讀者能够重新認識自身潜能,也重新被感動。

「推向未來」

我的思緒從過往的片段中回來了,在場邊雀躍歡呼的觀眾中,看到了遠道而來的父母親在揚聲吶喊。…把那永不言棄,積極向上,熱愛生命的輪椅籃球精神發揚出去,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一個燦爛的未來! 

「落葉」     

…朦朧的輪廓,是失明歲月裡,在孤獨中傾聽風聲以及絕望中向上帝祈求的一切一切。

…請堅信,生命的天秤總是平衡的,上帝從這一邊拿走了甚麼,同樣會在另一邊加上始料不及的奇蹟。

「我們沒有分別」

你好,我是張天慈。今年二十八歲,在心聲亭餐廳工作,是一個…平凡人。 假若這句開場白未能吸引你的目光和時間繼續閱讀下去,請再讀一次。你好,我是張天慈。今年二十八歲,自幼因患上先天性聾啞症狀,而遭父母遺棄,我在孤兒院長大,曾有自殺傾向,現已康復,並且於心聲亭餐廳工作,是一個…平凡人。  

「走出絕望的囚室」

我不認為患上抑鬱症就等於「窮途末路」,人生就沒有將來,我相信「絶處可逢生」。我認為只要自己願意嘗試去改變,不堅持活在負面的思想裡面,人生仍然有希望,我仍然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積極、有意義的人生。… 離開那個「絕望的囚室」。  

在2021年7月舉行的2020東京奧運,24歲的香港男子花劍奧運選手張家朗,在8強戰中,從落後6劍的情況之下沉著絶地反擊,大勝世界一哥殺入決賽,最終更頂住重重壓力,登上2020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寶座,這是永不言棄,敢去夢想的成功範例。在1967年,兩位精神科醫生何慕斯 (Holmes)及雷伊(Rahe)檢視超過五千名病人記錄,制訂了有43種壓力來源的生命轉變指數。根據其編制的測量生活事件造成心理壓力影響的「生活再適應表」,若一年內超過300分,未來兩年就有八成機會出現身心健康問題。這說明因著環境因素帶來的精神壓力,是誘發精神疾病的重要來源。面對肢體殘障、視障和聽障,甚或情緒困擾等身心殘疾,都是對自身在逆境中的適應能力的一些極端例子。在抗逆力的研究中,個人「超越自我,莊敬自強」的內在意志,是讓我們在自身人生旅程中經歷困頓迷惑之際,建造回彈力的主要元素。而能夠支持我們走出人生低谷的就是來自四方八面的愛,如家人不離不棄的愛、朋友義無反顧的愛、醫護無微不至的愛、照顧者及義工無私奉獻的愛,都在關懷受挫敗的和包容接納曾犯錯的。讓我們多了解照顧自身的精神健康和正向心理,也常存關愛他人的意願,就可以在無常的世情中,逆流而上,重回平順。  「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因為你作過我的高臺,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詩篇59﹕16〉

盧德臨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