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向他唱新歌, 在歡呼聲中巧妙地彈奏。 因為耶和華的話是正直的, 他的一切作為都是誠實的。」《聖經新譯本》〈詩篇33﹕3-4〉
他們從新秀歌唱大賽起步,25年來都以兄弟拍擋的姿態亮相,發展音樂事業的同時,更以基督徒身份而自傲。在這天的訪問裡,張崇基、張崇德兩兄弟再談至愛的音樂和信仰的價值觀。
文﹕謝芳
被問及這25年來的樂壇發展,張崇德笑言,兩兄弟雖然在新秀歌唱比賽取得冠軍和唱片合約,但成了「不屬任何類型」的非正職歌手。今年11月下旬將舉辦第九次的演唱會,能夠如此持續地舉辦演唱會,算是一件奇妙的事。「我和哥哥自小愛音樂,可以說音樂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們深信這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所以入行音樂事業至今,從未抱半點輕率的心態。」
多元學習豐富人生
「為了活得有意義和更豐盛,我們當初放棄跟隨行內潛行遊戲規則去生活,轉而嘗試許多不同工作和學習機會,如任職唱片公司工作、開辦音樂學校、修讀神學碩士和教牧學博士課程,這些經驗的確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雖然如此,這25年來,我們未放棄歌手的身份,張崇基、張崇德最讓人認識的仍是歌手身份。」他說道。
談到在樂壇的生存之道,他說,不能純粹只在等待機會,要是不斷裝備自己。「不單唱歌,我們兩兄弟學會了作曲和填詞、音樂製作、編曲的認識,也懂得找尋一些合作伙伴,但這是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假如起初只是當歌手,沒有放下歌手的身份增進學習,絶對無法走到25年後的今日。」他說,時下的年青朋友忽視當中漫長的學習經歷,只著眼或急於有成果,是相當可惜,凡事要成功,就一定要有過程、有堅持,方可以走到目標。
成長和信仰之路
講到人生路,張崇基說,自己人生首個轉捩點在中學階段,「我的會考成績不算理想,故不能原校升學,承受了很大的挫折,感覺被遺棄,世界變得黑暗,變得意志消沉。「雖然自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覺得十分了解基督信仰,清楚聖經中每個故事,星期日上教會,信仰似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卻從來沒有一種貼身的感覺。」他感恩會考的挫折讓自己再次思考信仰為何物,在反思中亦作出真誠的祈禱,盼望上帝給予機會,能再一次在學業上作出努力。當時的感覺極真實,確信上帝是聽禱告。不久,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自己再次獲得升學機會。「那時感覺十分強烈,深知這人生的轉機是上帝賜予的﹗」
他說﹕「自己與弟弟整個音樂的旅程,都與宗教有莫大的關連﹕在基督教學校讀書,參加學校的合唱團所唱的是詩歌;參與教會的詩班獻唱,開始接觸不同聲部的和唱;大學聖誕等大型演出,是獻唱巴哈的古典聖詩。換言之,教會音樂一直圍繞著我們成長,從未離開過。」
一直持守著基督信仰
談到人生的導師,張崇德說﹕「人生的導師是耶穌,而聖經就是人生的手冊,所以信仰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既然信仰的價值觀與娛樂圈的價值觀是截然不同,當基督徒遇上價值觀受到衝擊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持守信仰。25年過去了,我們仍在這方面不斷學習,周遭的『遊戲規則』跟信仰不同,要妥善處理真的不容易。但我而言,十分重視基督徒的身份,也願意以基督徒的身份去作歌手。」
在音樂中分享信仰
他說,自新秀比賽奪冠之後,出的唱片不多,有一段時間甚至沒了歌手的身份。直至2001年自資製作一張「二人之重唱」的黑膠唱片,在沒有大公司的支持和零宣傳情況之下,竟售出了兩萬多張。「這結果讓我深深體會到,各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作為歌手也要做好歌手的角色,那角色就是專心把歌曲唱好,認真地製作,出來的結果是出乎意料之外。」
「自2002年擧辦第一屆的演唱會,今年11月下旬舉行的將是第九屆。平日兩兄弟分別忙於自己的工作,而每次的演唱會,都是我們在舞台上合作的機會,真正享受玩音樂的數小時。總而言之,開演唱會的原因,一是希望與人分享;二是我們二人從小熱愛音樂,是可以一起玩音樂的機會;三是推廣我們的音樂,讓人瞭解二重唱是怎樣一回事。」
他坦言,在這行業,曝光率愈高,愈受歡迎便愈有利,但信仰卻叫我們要謙卑,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要愛神愛人。看上去好像無法並存,因為在行業裡必需爭取做最頂尖的,常常要成為焦點。以合唱為例,曾有歌手前輩這樣說︰『身在舞台就不給面子,你給我咪高峰,人人只能聽到我的歌聲。』但對我而言,重視的是整體。雖然他們或會反駁道︰『若不突出,怎會有人找你表演?』其實也不算錯,若得不到注意,就會喪失工作機會,甚至惡性循環下去漸漸消失,不再受人歡迎。但這種做法,與信仰是有頗大的分歧。」
「其實許多人都曾說,若你們願意作歌手,成績絶不止於此。但我不覺得可惜,因為我現在可以享受家庭、享受工作,也可以事奉上帝,有足夠的金錢生活,已覺得十分滿足。這是我們25年來,行出信仰之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