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淳「EQ接見室」之優質家庭溝通的目標

很多初高小學生與我討論一個話題,就是﹕「為何自己與父母不能好好聊天?」他們的分享有﹕「我真不明白父母一邊話愛錫我,一邊又狂買補充練習給我做;罵完我又買雪糕氹番我,我估可能爸爸怕我日後長大不理會他吧!」「我明知媽媽的提醒是廢話,我又喜歡聽,因為當我聽到這熟悉的發聲時,我才會感覺到她是我的媽媽。」「我討厭父母那種重複刻板式的提醒,我根本就明白錯係邊度,只係我改唔到而已;他們常自認沒有責罵我,但每次也讓我看見臉上浮現的不滿意的樣子。」「父母常說罵我是出於善良,因不想我這態度導致將來被老闆炒魷魚,但我始終心不服而常有駁咀。」每當聽完同學們的心聲都是充斥著「我與父母唔啱Key」時,心中不禁感慨,為甚麼父母的吸引力是那麼的低,相比對朋輩的熱情又是那麼截然不同呢?

面對這差異的矛盾,大部分的父母也帶著遺憾來看待自己的角色,例如有父母表示十分遺憾的是,從小著緊孩子的學業甚於彼此的關係建立,結果由小四開始進入關係緊張狀態;到孩子入了中學,父母便立刻選擇完全放手,但因安排不當,最後又使孩子感到被遺棄和無助而選擇埋怨父母沒有管教子女的智慧。事實上,我發現很多父母認為與孩子溝通的目標是當他犯了錯才把握教導的良機,期望讓孩子看見父母如何用慈祥來「皇恩大赦」;有一些父母則走向另一個極端,讓自己盲目地對孩子犯的錯視而不見,因認為採取「凶」的態度是破壞親子關係。但另一類父母又認為太溫柔是無力量,容易被子女騎在頭上。

究竟是甚麼推動我們達致一家親和呢?我上一次提及一家人能有良好的溝通是一次以心會心的過程,即能以愛作標記的對話之旅,因為如一家人能道出內心的聲音,這有助平衡人的心智與情緒。若在如早期親子的感情調和(early attunement)太弱,這會讓孩子失去建立早期人際關係的信任的能力。因此,我建議父母多與孩子建立帶有情緒的記錄,例如每天與孩子的相處內容、對他們欣賞的事等。當孩子長大看到這本日記時,會覺得很光榮,並為自己能成為這家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從而增加孩子對家庭的歸屬感。所以,我認為優質家庭溝通的目標是一次尋找了解對方及學習相信彼此的線索,為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那份「剛剛好」(just fit) 的輕鬆狀態。

「你所喜愛的是內心的誠實, 求你使我內心有智慧。」詩篇 51:6

馬君蕙主任/余德淳博士
  EQ訓練研究顧問

2018Aug1

余德淳「EQ接見室」之多作心會心的溫情對話

最近,我訪問了好幾位中學生,了解他們對建立自信的品格素質重要性的看法。他們的回應大致相近,其中一些精彩的內容值得繼續探討﹕「當然認為重要,但自我定義的自信與父母看法很不一樣,就算父母警告我若然選擇去做的失敗率很高,但我仍要偏向虎山行。你可以話這是因進入青春期而有的反叛行為,但我也寧願冒險嘗試,因為能經歷在失敗中有幾痛,我才會刻骨銘心地記住此經驗,才不敢再犯。」「我知道一個人沒可能無自信,但真的不明白為何父母常常話我無用,尤其當我有自己想法而不想跟隨他們的意思去行時,他們便認為我是忤逆仔,如果不聽大人話,這些性格永遠也改不好。因此,當我想發力的時候,腦海會莫名奇妙地出現一條鎖鏈把我拉落『地獄』,最後只好自認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人。」「如果當初無心向學之時,能有爸爸推一把,而非採取不聞不問,甚至不施壓力就是對你好的做法,那我就不會變得模棱兩可,成了因無知而失自信的人。」

如作為父母的你,看到以上青少年的心聲,不知你有否感到左右做人難的慨嘆呢?一方面想一家親和,少點爭吵,但又被子女期待自己多參與他們成長的旅程中。另一方面,期望子女不要步自己後塵,從而不停地出提醒及指正,希望他們在成長路上一帆風順,但卻被投訴干預太多而感厭煩。以上多是父母向我哭訴的矛盾心態,因此,我明白到一家人彼此相愛的同時,也可以有彼此相惡的緊張關係。

我建議父母要重新尋找彼此,就要從家庭中減少以口對口(mouth to mouth)的對話,而多建立以心會心(heat to heart)的溫情對話,例如你每天所講的話,有否讓小孩感到自己是可愛的。用EQ 的智慧去理解,即減少用最原始的第一層思考模式(primary thoughts)作反應,而是多用第二層的思維模式(secondary thoughts),即想多幾次並問清楚自己其實想向小孩表達真正的意思是甚麼。這有助減少因衝動而發洩負面情緒,因而減低孩子想進步的動力,因為只有當父母帶著正面的情緒力量才能帶動及感染孩子建立內在的正面情感語言,來為自己打氣及作起步的決心。最終,讓小孩有自信地自我引導及愛做回真正的自己。

「要彼此同心,不可心高氣傲,倒要俯就卑微的。不可自以為聰明。」羅馬書 1216

馬君蕙主任/余德淳博士
EQ訓練研究顧問

2018July_25_EQ.jpg

心聲—長老對信仰的感言

Faith信Cover

2016年10月出版

 : 麥基恩

產品編號:TDW033    定 價 $60.00

ISBN:978-988-77522-0-2
出版及發行: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內容簡介:《心聲──長老對信仰的感言》記載了作者麥基恩醫生多年來作教會長老的感想。文章大多取材自他閱讀過的書籍或專欄,或在準備講章時的一些心得,借題發揮。麥醫生謂此書不能算是教會管理錦囊,只是他的「心路歷程」。期望弟兄姊妹讀畢文章有所提醒與勉勵!

 

 

專業推介

麥長老在教會事奉多年,領導教會,經驗豐富,深受牧者、同工及信徒愛戴;加上他是專業精神科醫生,又是大學講師,故能身教、言教。麥長老遇事觀察入微,處事謹慎小心,一點都不隨便,也絕不魯莽。本書正是他整理多年事奉經驗的精華,文中處處流露著愛主、愛人的心及以建立教會為己任的情操。

周兆真博士 (信義宗神學院院長)

基恩在事奉當中,不單在努力「工作」,更不斷「反思」;從聖經、日常接觸的人和事、教會生活、屬靈經歷去尋求對信仰有更深的了解,這正是一個基督徒生命成長的途徑。他願意將這些反思和經歷對我們開放分享,結集成書,其中包括了一些對自己的提醒、遇到的軟弱,這實在是一個教會領袖的榜樣。

盧龍光牧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教授、高級研究員(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