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經文:林前九24-27
24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在賽場上奔跑的人,雖然大家都在跑,但是得獎的只有一個人——你們要得獎就該這樣跑。
25凡參加競賽的,在一切事上都有節制;不過他們這樣做只是為得到必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為了不能朽壞的冠冕。
26因此,我並非好像沒有目標地奔跑,也並非好像打空氣那樣鬥拳,
27而是痛打自己的身體,叫身體為奴服我,免得我傳了福音給別人,自己竟然被淘汰了。
轉眼間,2020年東京奥運會已過了好幾個星期。精彩的運動項目令人讚歎不已,再加上緊湊的比賽過程,實在扣人心弦。難怪全球十多億人均注視這四年一度的奧運會。筆者思索奧運成功之處,不但在於其比賽項目多姿多采,或獎牌榜的懾人聲勢,更在於標榜奧運會多年來的精粹──「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精神。大會極力鼓吹的,並非單一的成績表現,而是鼓勵更多國家積極參加,派出更多運動員一起競賽。在過程中,建立寶貴的友誼,彼此欣賞,互相尊重;在公平的原則下一起比賽,意義尤其重大。
除此之外,筆者發現今屆奥運會突顯了下列數項的優良傳統。若能同樣發揮在基督徒的事奉操練上,則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奮鬥精神可嘉
在許多項目比賽中,不難看見運動員在初賽的成績並不突出,更出現被淘汰的危機。可是,他們並不氣餒,相反是沉著應戰,努力拼搏。結果在決賽中勝出,得嘗榮獲金牌的滋味。難怪獲獎時,喜極而泣的場面比比皆是。今天,基督徒在事奉中遇上困境或挫折時,同樣須要緊緊倚靠神,永不言敗,奮鬥下去。這樣,便能經歷保羅事奉的得勝體驗──「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提後四7)。
深度反思:
- 為何基督徒靈命操練與運動員有關?
- 運動比賽得勝者得到的獎牌與天上獎賞是否有相同意義?
陳一華牧師
註:獲准刊載靈修小品,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