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牧語~不要把別人降格

  1. 默想經文: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
    《和合本,創世記1:27》

二十世紀末,東非國家盧旺達飽受戰火蹂躪,這是一場可怕的內戰。

這一個前法屬的國家國內有兩大民族,是為胡圖族及圖西族。1994年胡圖族人掌權,其政府大肆迫害圖西族人,進行種族清洗,產生了有史以來該國最大的逃亡潮。後來,胡圖族政府被叛軍推翻,才停止了這一場殺戮。據估計,1994年4月至7月間,有五十萬至一百萬圖西族人被殺害;比起因南亞海嘯而死的二十多萬人還要多五倍。

在過程中,給予胡圖族殺害圖西族的理由,便是他們視圖西族人不是人(less than human),而是害蟲,如蟑螂。蟑螂如何改變,都只會是蟑螂。故此,唯一可作的,便是把全族滅絕,是為「滅蟲行動」。再者,如果不能殺死大的蟑螂,小的不要放過;如是者,殺害小孩算不得甚麼。要絕殺蟑螂,便要直搗其巢穴;如是者,孕婦也不能倖免。

 在此,二十世紀的猶太賢哲及教育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醒我們,我們看待別人,不要把別人降格為物件,成為一個「我與它」(I and It)的關係;而是要尊重對方,是與自己平等的人。即是「我與你」(I and You) 的關係。

2. 深度反省:基督耶穌要我們愛人如己,意思便是要我們與任何人都建立“ I and You”的關係。事實上,儘管有些人活得很不堪,他仍有神的形像;因為他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再者,偉大如神,竟然降卑為人,與罪人同行。祂對人類尊重有嘉,我們務必學習尊重別人。

3. 心靈禱告:感謝主!我本不堪,祢卻不厭棄我的軟弱,特意揀選和拯救我。求主助我因著心中有愛,能有更大的同理心,好叫我能多一點體諒別人,如祢一樣愛罪人。

張永信牧師

註:獲准刊載靈修小品,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

EQ家庭接見室 之 彼此尊重各自的獨特性

在每次教導家長如何教養孩童的課堂中,最令我感到滿足的是看到學員的變臉過程,即從「愁眉苦臉」變到「從容不迫」的表情,究竟家長們發現了甚麼而有如此的改變?我整理了一些家長分享在課堂中的新發現﹕「不要太肯定自己的建議就是最好,可講﹕『不如讓我們一起嘗試吓做實驗,好唔好?』『能有機會聽到其他家長的睇法,又可在角色扮演中親身感受到孩子的感受,並即場接受家長的點評,讓我真正明白自己的問題。』『解決問題不是最重要,而是應用心去學習與孩子維持可持續的發展關係。』『當自己發怒時,可先將自己說話速度減慢。』『尊重孩子的當下心情,接納他暫時拒絕回應。』『緊貼孩子的對話,不要隨便離題或轉話題。』『父母也需要學明白自己的感受,才能明白孩子的感受。』『先為彼此製造一個好心情,才能有美好的溝通。』」

最後,大部分的家長也異口同聲地認為,自己從來未曾認真地認識過孩子的需要及感受。但當你願意尊重孩子有其獨立性,你就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所有,包括當你發現孩子與自己的風格大不同;當你感到自己好像庸人般被孩子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無奈;當你被孩子惡言相向像仇人般對待時。

的確,我提及以上的情境也具很大挑戰性。必需再補充一點,就是為何學習看自己和孩子為「獨特」是這麼重要,尤其當你教孩子常感「勞氣」,近乎想放棄,這是因為我正期望對方能做到自己所設定的程式反應,但後來卻發現孩子並不是如自己所願時,你便會憤怒。相反,當你換上新的思考概念時,你才會放下任何假想,而只會選擇尊重對方的獨特,這會容易讓你產生好感覺。我與每一位孩子相遇時,不論他/她是怎麼的模樣、性格和風格,也珍惜對方為寶貴的寶藏,視對方是何等的獨特,值得我用心去探索和了解。如何看孩子的獨特呢?我舉例來說,如孩子常駁嘴,那你可以看他有頭腦靈活的獨特;如孩子沉默寡言,那你可看他有擅於觀察的獨特;如孩子很硬頸,你可看為他有堅持原則的獨特;如孩子易發怒,你可看為他有認真持守某種價值觀的獨特。

生命是上天送給我們最獨特的禮物,因生命中充滿了張力,即幼小和偉大都在你生命中同時存在。但如果你仍然被所謂自己所設定的原則所捆綁,那我鼓勵你看這些原則,不是來提醒你若達不到就是一個糟糕的人,而是讓你面對幽暗面及放棄單打獨鬥的勇氣、走近身邊的家人、朋友重新學習接受愛與幫助、表達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感受的動力。畢竟,和諧不是要一家人同聲同氣,而是彼此接納大家存有不同的獨特,並容許彼此有可進步的空間。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10﹕12〉

馬君蕙
EQ訓練研究主任

2019_Dec_25_EQ

「婚姻親子輔導室」之 不要再跟我說道理

大部分人面對意見分歧時,會十分習慣地以理性去分析誰對誰錯,嘗試用道理去解決爭議。然而,家是說愛的地方,當一方感到對方說話沒有轉彎餘地而不帶愛意或尊重時,任何強而有力的道理都會置之不理,看一看以下的例子便會明白箇中道理﹕

有一位朱古力的愛好者,每次見到朱古力便忍不住將之送進嘴裡,但隨著年紀漸長,身體大不如前,不可像以往般肆意地吃 。丈夫是愛妻號,見到太太手上的朱古力時,腦海中隨即出現她早前提到自己的身體毛病,在「愛之深而責之切」的常態之下,便按捺不住﹕「老婆,不要再吃朱古力啦!你又經常訴說身體…。」作太太對於那後半句話當然完全聽不入耳,聽到前半句已感到憤怒﹕「這傢伙真可惡,一次又一次禁止我 。」此刻,只覺得丈夫完全不理解朱古力對太太的吸引力,也不關心太太的感覺,經常用他自己的理性去下定論,實在是過分之舉!

另一邊廂,作丈夫的不理解為何自己的關心卻常常換來太太的拒絕,內心的不滿像沸騰的水滾動著,不久便黑著面轉身入房,隨即「碰」的一聲關上門。此情此刻,夫婦關係的中間如隔了一堵冰封的厚牆,感情陷入了冷冷的疏離。

為解決意見分歧,很多夫婦會不斷地嘗試在「應否食朱古力?」這層面去達成共識,但可惜一說到「誰對誰錯」的位置,大家的關係又會像點燃了火般的升溫,很難繼續交談下去。於是,日子久了,大家便會為「彼此的價值觀實在相差太遠」而感到身心疲累,甚至索性把不滿藏在內心不再傾談。

若然我們可以明白男性需要被尊重,女性渴望被關心的特性,當出現意見不同時,先把情與理分開,首要去處理雙方情感的需要,這樣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作丈夫的,可以回想一下,當年世界杯進入四強賽事時,自己因工作關係而不能夠看直播時的無奈和痛苦心情,或許就會體諒到朱古力愛好者看著朱古力卻不可放進嘴的內心掙扎;然後可向太太表示自己對她的身體健康感到擔心,這樣,相信作太太的會比較容易接受丈夫反對自己吃朱古力的建議。另一方面,作太太的若能思想一下,有時自己好心幫助別人執起跌在地上的私人物件,對方不但沒有道謝,反對著你白眼,就會明白被人白眼的心情,故此,作太太的應該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賞丈夫對自己的關心。其實,當丈夫得到太太的尊重,而太太亦同時會得著丈夫的關心,大家凡事坦誠表達,萬事都可以有商量呢!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馬書13﹕8〉

周瑞珠女士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2019_June_19_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