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情」在《明報》教得樂HappyPaMa刊登,本期為2017年12月05日,歡迎奉獻支持經費。
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性
兩位母親在接過孩子放學後,在歸家路上閒談著。
母親甲:「我的孩子冇鬼用,這次考試只得六十分,才剛剛合格。唉……」
母親乙:「你的孩子要比我的孩子好。我孩子連合格也談不上,他才是『冇用鬼』呢!」
兩位在母親身旁的孩子,聽得怏怏不樂!
在眾目睽睽下,當眾談論孩子,數點孩子的不是,就像在眾人面前,脫掉孩子的衣服;是在羞辱孩子,在剝奪孩子的自尊。
早在主耶穌在世之時,曾有孩子跑到耶穌的身旁,當時門徒隨即想趕走他們。孩子嘛,麻麻煩煩,打發他們走就是了。只是,主耶穌與門徒的想法截然不同。主耶穌重視兒童,愛顧兒童。有一些孩子很想到主耶穌的跟前,只是在當日猶太人的傳統背景底下,婦女與兒童沒有甚麼地位的。故此,當孩子要前來親近耶穌之時,隨即被門徒打發他們離去。一貫看顧兒童的耶穌看在眼裡,立時禁止門徒的做法,並鄭重地告訴祂的跟從者:「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十九14)透過主耶穌的舉動及祂的說話,正正能夠提醒我們:作為成年人,要給予孩子恰當的尊嚴及尊重,以便孩子們能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
事實上,自尊與自信,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孩子長大成人,能否過自尊、自信的生活,孩童的階段就是一個起步點。我們若能在日常生活細節上,處處為孩子多想一想,也想一想主耶穌對孩子的重視,相信你也能夠培育出一個有自尊、自信的孩子呢!
張漢強牧師
中華基督教會上水堂主任牧師
家長們,請你想一想……
- 你有否試過在公眾場合,在孩子面前數算他的不是?
- 回想你的成長經歷,有否因為父母當眾指責而感覺羞憤,甚至失去自信呢?你的感受如何?
- 在為孩子建立自信、自尊的事情上,你認為自己有哪方面可以調節,從而做得更好呢?如何實行?
轉載自:《給孩子15個A+元素》
別再比較好嗎?
媽媽,我很想跟您說:「我不要比較!」這句話埋藏在我心底已久。
一直以來,您也喜歡把我和其他小孩比較,不論我成績好壞,您總是說:「我女兒的比你的差!」或許,您覺得這只是閒事,但是我可難受了!他人的冷言冷語和難看的臉孔我也不在乎,最難接受的,是您一直也不明白我。
我真的好想知道,比較有甚麼好?想一想,也沒有甚麼好處,真不明白,您為甚麼要經常把我跟他人比較?就好像上次放學,我們碰見XX,您二話不說就拉著X太到一旁談天。我和XX也想知道您們說甚麼,所以盡量走近您們。只聽見「我女兒的比你的差!」這句話,XX得意洋洋地說她比我好,其實論成績、為人等,我沒有一樣比她差。從此「我女兒的比你的差!」這句話一直深刻地刻在我心裡。但是,你一直也沒有留意我、了解我,去嘗試明白我。我需要人去關心、去了解。我想告訴你,我很難受。
小學六年級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