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 女人的力量

「我看見你的兒女中,有人照著我們從父領受的命令在真理中行事,我就非常欣慰。夫人哪,我現在請求你,我們要彼此相愛。」《聖經新譯本》〈約翰貳書1﹕4-5〉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惡化,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加上國際風雲變幻不定、經濟衰退、失業結業、老少困在家…,恐懼、壓力籠罩在每個人的心裡面。在今期的「三女俠議事廳」裡,談談女人,如何繼續發揮「鹽」的調和作用。

編輯﹕謝芳

活出愛神愛人的生命﹕馬燕盈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過去的一年間,香港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社會事件、關係撕裂、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經濟不景氣…,相信大部分人從未想過香港會發展成今日的樣子。筆者的分享不是判斷誰是誰非,或討論應否移民,而是在這段時間,神如何幫助我渡過並更新心思意念。

(1)擔心與恐懼 vs 交託與相信

當謙卑地回顧一生,能夠被神創造並保守活到今天,已是莫大的恩典。『若神有使命給我去做,衪自然會賜我生命年日;若神認為我已完成使命,就自然會接我到祂那裡。』面對不可預知及不能改變的狀況,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去做,如戴口罩、勤洗手、分享消毒物資給家人和朋友,其他憂慮就交託給神。當生命再次轉向神,相信祂的慈愛、創造和應許,如同在、保護、賜平安、賜力量等等,我們便有力量為主所用、活出愛神愛人的生命。「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

(2)心懷不平嫉妒惡人 vs 放心交託公義的主和繼續行善

當看到令我們憤憤不平的人和事時,不妨退一步不做判官,因為我們實在沒辦法知道所有人內心的所有想法,唯有主是監察人心的, 並且只有衪能施下公義的審判。 我們只管放心遵行他的話﹕愛仇敵、為逼迫你們的人祈禱、看顧身邊有需要的人。『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詩篇37﹕1-2〉『因為他來要審判遍地。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公正審判萬民。』〈詩篇98﹕9〉

(3)忿怒與報復 vs 寬恕與和平

我們是屬神的,是締造和平的人,切勿讓生氣化成怨恨或報仇。讓我們學習主耶穌,以寬恕代替仇恨。轉發訊息前,先停一停,想想自己有否核實內容的真確性(fact check)和會否轉發仇恨。活在這個資訊氾濫但真假難辨的世代,我們很需要靠主有智慧地去回應。『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17-21〉

我們是蒙福的一群,凡事有主『包底』。願主激勵我們的心,愛人靈魂廣傳福音,並在不安徬惶的世代中,播下和平的種子,分享上主所賜的安慰和盼望, 祝福身邊的人。」

我的人生心得﹕陳潔芝醫生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我是一個醫生,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四個孫兒的祖母。現在已退休,享受兒孫之樂。回想過去幾十年的時光,實在感恩,也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面對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的壓力,當然是時間的限制,想做的事情很多,所有的時間卻是那麼少,所以必須認清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做母親的角色最為重要,沒有人可以代替,本想辭去醫生之職,但在丈夫不斷鼓勵之下,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工作。不過,自己心裡很清楚做事的先後次序,明白年紀小的孩子最需要母親的愛和教育,所以我把事業放在次位,連一些醫學研究或教學等都要暫時放下。每天放工回到家裡,便立刻轉換做母親的角色,每分每秒也不浪費,感覺時間十分充實。

到了大兒子高中時期,我們決定把他和兩個小兒子都一起送到外國升學。三個青少年人一下子要適應外國學校的環境,實在不容易,但他們最終克服了很多的困難,能夠獨立生活和自我照顧。最感恩的是,我們每年飛去陪伴他們,在外國同住的日子,實在十分寶貴,大家全時間一起生活,都是有質素的溝通。孩子們離港的這段時間,我再將事業放在首位。

轉眼間,三個兒子陸續完成了大學、碩士、博士等課程,再回港做事,繼而成家立室。今天的我已榮升祖母,在工作方面也漸漸到達退休年齡,開始踏入人生的另一階段。在退休之前幾年,我修讀了自己有興趣的輔導學,預備退休後幫助有需要的人,同時以義工方式去做輔導實習。

   退休後有新的生活目標:不可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要花時間做運動;學習慢活,細味人生,享受自己喜歡的生活。而建立關係、享受人生也是現階段的目標之一,因為當自己不需要再為生活而奔波時,珍惜身邊人,包括與丈夫、孫兒、子女、好友等相處。能夠做義工幫助人更是另一樂事。 總括來說,面對人生的壓力,要懂得在每一個不同階段訂立合適的生活目標,作出明智的選擇,該放棄的要放棄,該努力的要努力,該珍惜的要珍惜,並且享受生活的過程。」

心靈三重奏﹕陳穎昭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

1. 沒有人注定是荒廢的孤島,
人人都是大洲值得珍惜的一部;
鄰居可能彼此分隔很開,
共通人性把我們聯繫起來。

2.何必事事追求零和結果,
同心同德使我們能力更大更多。
好好培育仁愛和慈悲;
(燃點起仁愛火花。)
好好滋養溫醇與熱情。
(讓愛心發揮得更瀟灑。)

3.現實世界是多麽的不確定,
靈光一閃:醒覺人生意義和使命。
越過幽暗低谷,昂首闊步;
抱緊信念,屢仆屢起走我路。
凡事盡力做到最好,上天自會守護增補。

4.困難險阻或會多,勇敢面對可跨過;
堅信人生不斷的探求,堅信不斷的超越自我。
要耐心、有韌力、不放棄、不心灰,
福份一定會到來,注滿我們的福杯。

5.逆境藏機遇;終有一天,小小種子成長變大樹,
信、望、愛,謹記和實踐這三字。
憑著愛,大家是兄弟姊妹,生活在地球村內。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把愛心照亮別人,也願意去接受別人的關愛!

(*本詩曾刊登於誠信綜合治療中心第33期通訊期刊(2020年5月)陳穎昭博士(Dr. Michelle Chan)「瞬間看心理」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