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們分析了阿樂與阿儀管教兒女的困難,下面我們會嘗試為他們尋找出路。
夫妻彼此建立和充權
阿樂與阿儀用「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來管理家庭,也不一定不好,只是夫妻間缺少了一份協作。這使我們想到上一代父親多因為口奔波勞碌,令現今中年人多為「無父」的一代,產生不少成長問題,故我們不應重犯上一代的錯誤。所以,現代的父親回家後無論怎樣疲勞也會抽時間與子女一起相處及玩耍,著重與子女要有質素的時間(Quality Time)。阿樂覺得阿儀在管教上不稱職,叫她「搞掂佢」,其實,他應該多了解阿儀在管教上的困難,例如子女每次為何爭執,並與阿儀一起商量處理方法,令子女感到有公平的對待,也令阿儀有被充權(empower)的感覺,特別能在日間獨個兒的時候有信心及勇氣去面對子女的爭執。另一方面,阿樂亦要關心和支持阿儀當家庭主婦的困難,肯定她的付出,以免她因長期受壓令抑鬱復發;而阿儀亦可關心阿樂工作上的困難,令他不單單用打機去減壓,這才可使夫妻雙方彼此支持,「雙劍合璧」地一起管教兒女。
學習「開明威信型」模式
他們在管教子女上應先達共識,獎懲一致。有時我們會看到父母一個扮「忠」,另一個扮「奸」,這只會令子女投向一邊,學到看「人」而不是按「原則」行事,故父母應一致地管教子女。另外,父母亦要按「原則」前後一致地管教,而不是用「心情」來決定,否則孩子會在有意無意間做一些討父母喜悅的事,父母因心情大好便甚麼也可以了。因此,我們應了解以下管教模式的四大類型:
(1)寬容溺愛型─父母給孩子很多關愛,但很少規矩,會容易竉壞孩子。
(2)獨斷專權型─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沒商量餘地,而關愛方面很少。
(3)袖手旁觀型─父母既不關心子女,又不管教,放任子女「自生自滅」。
(4)開明威信型─父母有原則,願與孩子定規矩,而關愛方面亦非常足夠。
阿樂是傾向「袖手旁觀型」,而阿儀和她父母是傾向「寬容溺愛型」,故希望阿樂和阿儀能多多學習「開明威信型」,即在關愛孩子時也要有原則。
與長輩定立清晰界線
當阿樂與阿儀在管教上達成共識,便須與長輩解釋,以求達到一致的管教,盼父母為了孫兒好而願意依循。但這做法必須要阿儀願意以一個堅持的態度與父母相處,但這一直也是阿儀感到難與父母定界線的地方,故極需阿樂強大的支持,特別阿儀父母是非常有自己看法的。假如阿儀的父母不願意依循的話,則可能要想一些辦法來規管他們,例如限制他們探訪的次數,又或每次帶來的糖果和玩具也要堅決拒絕等,最終希望父母能學懂尊重他們的管教原則。
譚日新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
黃曼君女士 ︳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