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趣談 之 跟自己好好對話

清早起來,三歲的兒子拿著褲子走過來,想我幫他穿上。「不如你試試自己穿吧?」他放開嗓子大叫﹕「我做不到,我做不到的!」我放下手裡的工作,跟他一起慢慢練習穿褲子,跟他說﹕「你做得到的,你做得到的。」第二天,他又拿著褲子走過來,「媽媽,你看!我做得到的,我做得到的!」之後笨拙地把褲子拉上來。我希望兒子遇到新的挑戰時,心裡的聲音是﹕「我做得到的,我做得到的!」

我們從小就開始跟自己對話,有時會鼓勵自己,有時會質疑自己,有時會稱讚自己,有時會埋怨自己。這些對話都是從父母、老師、人生中重要的人物中學會的,也從人生閱歷的累積慢慢成熟。這把心裡的聲音有很大的能力,它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鼓勵你追夢,支持你跨過高山和低谷,實踐心裡的理想;它也可以成為你最大的敵人,每天把你推倒,令你消極、洩氣、低沉,跟你說﹕「我做不到的,我做不到的。」

每人都有這把聲音,也不自覺地跟這聲音對話。抑鬱症患者跟自己的對話,圍繞著﹕「我冇用,我做不到,我只會做錯事,我沒有人生意義,沒有人真的關心我。」焦慮病人心裡的悄悄話﹕「好可怕啊!要小心點!這樣做有危險的!他靠不住,不要再跟他一起!我做不到的,快逃走!」這聲音也可能引誘你做自己認為錯的事﹕「再多吃一件蛋糕吧…再多喝一瓶啤酒吧…就這一點點沒事的,沒有人會發現。」

若心裡的對話傾向負面,令你洩氣、消極,你有能力改變這對話嗎?可以的,對話中沒有誰對誰錯,你有能力選擇不聽,也可以跟這聲音理論。久而久之這對話的內容也會慢慢改變。

首先,你要熟悉你心裡的聲音。每當你的情緒突然轉差,請放慢腳步,安靜地感受,留意自己的心在重複地說甚麽,「我冇用,我做不到的。」這時候你要把「我」變做「你」。在你成長的過程,是否有人經常跟你說﹕「你冇用,你做不到的」?這聲音如何影響你的生活?它令你放棄追求伴侶?它令你對工作失去信心?意識到這聲音對你的影響,你就要好好面對它。你要沉著氣跟它對質﹕「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有責任感,也會照顧身邊的人!」把你對質的內容記下來,時刻提醒自己。它想你放棄?逃跑?發怒?隱藏自己?拒絕它的建議,刻意做相反而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它要你放棄?你叫自己堅持,哪怕就是堅持多一點點,就是要戰勝這負面的聲音。

要戰勝這負面的聲音不容易,所以要習慣好好跟自己對話。心平氣和的時候多欣賞自己﹕「你看,你做得很好!你祝福了身邊的人,你今天又進步了!」令對話內容變得積極和正面,久而久之負面的聲音也會減少,而你也能重拾心裡的平安。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

王曦中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念與營商的支柱

「你要一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承認他,他必使你的路徑平坦正直。不可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必使你的身體健康,使你的骨頭滋潤。」《聖經新譯本》〈箴言3﹕5-8〉 

在營商的環境裡,如何持守基督教信仰的真理?怎麼樣在「情色利」的世界裡仍能潔身自愛?今期是澳至尊上市集團創辦人及董事局主席蔡志輝的營商與信仰之路的分享。

 文﹕謝芳

 這天,走訪了蔡志輝弟兄。「你覺得自己成功嗎?」面對記者開門見山的提問,他笑指要先為「成功」下個定義﹕「一般人認為事業有成,家庭、經濟等各方面都穩定,已算是成功,在此定義下,我和許多人一樣都算不錯。但成功也可收窄為個人的目標,即經過努力而能達致美好的成果,以此定義而言,我在不同階段的目標也已成功達致,也算做得不錯。其實,成就也好,賺錢或事業發展也好,是永無休止的,若將期盼不斷提升或增加,就永不滿足。所以,我認為人到某個階段應到達一種滿足的狀態,好好享受和回味自己努力所得的成果。相對成功兩字,以成果來形容更能體會箇中的意思。」

帶有毅力和固執成份的堅持
他自喻是一個相當有鬥志的人,認定了的事情,就會竭盡所能去做。「記得當輔警時,每次的步操訓練,教官若發現有人放軟手腳,就會大喊不要『揸流攤!』意即不要馬馬虎虎。我就是不喜歡『揸流攤』的人,無論是信仰、家人或事業上的原則,答應了的事一定會竭力去完成,從不苟且了事。」蔡志輝

他說,這份帶有毅力和固執成份的堅持承傳自父親。「我在藍田邨長大,是一個成長於基層家庭的『屋邨仔』。」一家四口依靠爸爸運送凍肉掙錢餬口;有一段時間跟叔叔一家住在一起,兩家八口就擠在一個二百多呎的公屋單位內;辛勞工作賺得微薄的收入,還拿部分寄回鄉下,毫無埋怨,他對這個重擔是甘心去負責。」父親這份愛的承擔深深感染了作為長子的他,隨後的成長日子,更是義無反顧地負起分擔家庭經濟的重擔,中六開始便靠補習自給自足和幫補家計;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父親失業而中途輟學;隨後又加入輔警…。

經營保健產品的成功
在去澳洲度蜜月旅行途中,讓他們夫婦首次接觸到健康食品的療效。回港後,抱著嘗試的心態,於2001年在香港成立信基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與太太何家敏合資經營澳洲天然保健產品,創立家傳戶曉的健康食品名牌「澳至尊」。直至2016年9月12日,「澳至尊」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版上市。他坦言公司上市,可以說是一種機遇,也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相信有助公司的長遠發展。

主耶是「幕後金主」
回望走過的營商之路,他感激主耶穌這位「幕後金主」的看顧。在新書《至尊之路──從屋邨仔到上市集團主席》裡,他寫著﹕「我和太太從創業之初,就沒有任何金主注資,也沒有從親人或朋友身上得到任何財力支持,那時也不像現在有那麼多的創業基金可供申請。我們只是靠自己微小的積蓄開始業務,再加上努力,經過三番四次的挫敗、失落及打擊,然後再努力,才令生意納入正軌。所以,我有時會頗自豪地跟自己說﹕『沒有人出資金給你做生意,又沒有前輩指導你,最終能成就這門生意,也算不錯吧!』不過,當我安靜下來,仔細回想過去18年的奮鬥過程,發覺原來我的生意確有一位幕後老闆,而且他經常出手相助,令我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如此說來,其實是這位大老闆成就這盤生意的。

一次,有個自稱某某金融集團董事的男人,向我呈獻一些似是而非的發達大計。我一如以往般回應:『我會將你的建議轉告公司的律師及各顧問,先諮詢他們的意見。』那人說:『蔡生,別開玩笑吧!』我說:『我是非常認真的,我是基督徒,不想做任何不合法的事。』跟著,他竟然說:『你是基督徒就最好,很多基督徒也長期跟我這樣合作,街外錢,齊齊賺。我告訴你,商業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還有灰色的。』我告訴他:『我應該有色盲,只能看到黑和白,還有彩虹七色。我的世界是黑白分明兼色彩繽紛的,惟獨看不到灰色。你的人生可能比較灰暗,所以常常看到灰色。』於是,他提高嗓子問:『蔡老闆,我明白你有信仰,有原則,但你應該考慮我的建議,其實這跟你的信仰和原則並無衝突。』我也稍為提高嗓子回應他:『不要叫我蔡老闆,其實這間公司背後還有個老闆。嚴格來說,我只是打工的。』他非常緊張,探過頭來問我:『你背後有金主?』我點點頭,回答他:『沒錯!我背後有恩主,祂叫主耶穌基督,也就是我們公司的真正大老闆。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都必須合乎這位老闆的指導。』這個人當場黑著臉,『藐藐嘴』就走了。大概他覺得我不識抬舉,糟蹋了他的一番美意。」

依靠主必得勝
事實上,蔡志輝的正義感和勇氣,來自聖經的教導﹕「我想起耶穌基督受試探時,魔鬼領祂到最高的山頂上,把世上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祂看,對耶穌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回答:『撒但(魔鬼的別名),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太4﹕8-10〉我雖然沒有耶穌般聖潔,但豈可為不義之財來得罪祂?比起萬國的榮華,少少的錢財算得了甚麼?況且,我們夫婦擁有的一切,都是天父所賜的。因此,我們認為澳至尊這公司是主耶穌的,我們只不過是『管家』。」

「創業及上市之路艱難崎嶇,一言難盡,既要提防許多厚顏無恥的奸險小人,又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和考驗。感恩有太太與我休戚與共,讓我寵辱不驚,並深信靠著上帝的帶領,無論環境順逆,只要堅守『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我們的神同行』的營商信念,定能衝破萬難,成就美事。」

2018Oct_1_T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