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牧語~反思與反省(下)

默想經文:羅十四7-9
7   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
8   我們如果活著,就是為主而活;如果死了,就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無論是活是死,總是屬於主的。
9   基督死了,又活過來,目的就是要作死人和活人的主。

筆者在一連串安息聚會中,勾起對「死亡」的再思與反省。綜合起來,啟發了一些寶貴的信念。接上文:一、有定時,乃人生必經的階段;二、是過程而已,並非萬事的終結;三、是先決條件,乃新舊身體的重要交替;

四、是感恩的事,乃地上任務完成

由於生命壽數掌握在神的手中,每個人在世的日子長短各異,這是不變的事實。那麼,衡量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時,不能單以生命的長短作標準,而是看生命的內容是否充實?有否經歷赦罪的平安?有否將愛心與人分享?有否關心身邊的人?有否為社會作出貢獻?有否將時間才幹奉獻給主,為主所用?若然有的話,姑勿論生命或長或短,總算是一生不枉過,值得我們為此慶祝了!因為我們完成地上的任務,可以徹頭徹尾地功成身退。

最後,巴不得我們每一個人都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如保羅的勉勵:「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如果活著,就是為主而活;如果死了,就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無論是活是死,總是屬於主的。」(羅14:7-8,《環球聖經譯本》)

深度反思:

  1. 基督徒的死亡觀為何是正面和積極呢?
  2. 基督徒既是屬主的人,對短暫的人生有何啟發?

陳一華牧師

註:獲准刊載靈修小品,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

每周牧語~反思與反省(中)

默想經文:約十四1-5 《環球聖經譯本》
1   “你們心裡不要惶恐不安,你們要信 神,也要信我。
2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的地方;如果沒有,我怎麼會對你們說,我去是要為你們預備地方呢?
3   如果我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會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好讓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
4   我去哪裡,你們知道那條路。”
5   多馬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要去哪裡,怎能知道那條路呢?”

筆者在一連串安息聚會中,勾起對「死亡」這重要課題的再思與反省。綜合起來,啟發了一些寶貴的信念。接上文:一、有定時,乃人生必經的階段。

  • 是過程而已,並非萬事的終結

這是必經的過程,是從短暫進入永恆的過程,是從屬地進入屬天的過程,是從以物質為主進入以屬靈為主的過程。因此,死亡非如一些人所言:「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原來死亡過後,乃新旅程之開始,是充滿憧憬,懷有無比希望的。因此,耶穌說:「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約14:3)對基督徒而言,死亡並非永別,只不過是暫別而已,因為可以在天家重聚。

  • 是先決條件,乃新舊身體的重要交替

死亡乃必經步驟。若沒有經過這步驟,必死的便無法變成不死的,必朽壞的也無法成為不朽壞的,正如保羅所言:「我們這些在帳棚裡面的人因為受重壓而呻吟,不是想脫去這個帳棚,而是想穿上那個住所為外衣,好使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沒。」(林後5:4)

深度反思:

  1. 人們對死亡抗拒的原因何在?
  2. 從永恆角度看世事,對我們有何啟發?

陳一華牧師

註:獲准刊載靈修小品,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

每周牧語~反思與反省(上)

默想經文:傳道書三1-8
1          萬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2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種的也有時;
3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4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踴躍有時;
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擁抱有時,避免擁抱有時;
6          尋找有時,捨棄有時;保存有時,拋棄有時;
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講話有時;
8          愛有時,恨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有時。

短短十天內,接二連三獲悉不同的人離世的消息。離世者都是肢體們的親人,相繼返回天家。當中有年長的,也有年青的,這三個家庭同樣失去他們的擎愛。身為牧者,除了義不容辭地主領安息聚會外,更要為他們哀傷的愁緒提供適切的安慰與輔導。筆者在這一連串聚會中,勾起對「死亡」這重要課題的再思與反省。綜合起來,啟發了一些寶貴的信念,略述如下:

  • 有定時,乃人生必經的階段

如傳道書三章一至二節所言:「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種的也有時」。我們的生命壽數,乃掌管在創造生命的主宰手中,難怪摩西說:「求你教導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使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因此,我們還活著的人雖然不知死亡何時臨到,但是我們可以放心,只要每天活在神的慈愛中,過著合神旨意的生活,榮神益人,那麼又何懼死亡的臨近呢?那不過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已。

深度反思:

  1. 「凡事都有定期」對人生在世有何啟發?
  2. 「天下萬物都有定時」這是否宿命論的看法?

陳一華牧師

註:獲准刊載靈修小品,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