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認同要保護小朋友,讓他們快樂地、安全地、健康地成長,奈何香港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這兩年仍不斷發生嚴重的虐兒事件,是甚麼地方出了問題?之前的一些虐兒案,問題都出自繼父或繼母,社會問題複雜,我不在此討論,但最近的「童樂居事件」,令人髮指,犯事的竟是家長信賴的老師,我認為社署和辦學團體在這件事上責無旁貸,應當將有關人員懲處。
曾經聽過有處理虐兒的專家說:「虐兒個案一單也嫌多。」我作為一位從事教育多年的人,覺得她這番說話太寛鬆,中、小學老師是以「擬家長」的角色來傳道、授業和解惑,而幼稚園老師更是代家長來照顧兒童成長,所以我認為不論是家長、老師或親人的虐兒,我們應採取「零容忍」,要報警、懲處和問責,更重要的是改善和避免再發生。
觀乎「童樂居」事件,犯事者眾,相信該校虐兒之風已久,更已成為校內文化,管理層每日在校工作,難道會沒發現?所以辦學團體應先更換校內的管理團隊,管理層可能較少接觸小朋友,未必因虐兒而被捕,但他們容許下屬虐待無助的孤雛,罪也非淺,如不追究,天理難容,請辦學團體立刻跟進,杜絕事件再次發生。
社署方面,他們除了派人到童樂居調查和監管外,應向辦學團體和管理層問責,有需要時要取消保護兒童協會的辦學權及工作人員的專業資格,如果姑息養奸,只怕學校的虐兒文化會死灰復燃。整體來說,社署監管不力,今次要不是有好心人舉報,只怕童樂居的虐兒會一直下去,殘害不少幼兒。話說回來,過去也不知有多少幼童被虐,留下終身不能磨滅的陰影。稚子無罪,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應加緊巡查,確保學校沒有虐兒的文化。
這次事件大家只當新聞來看,站出來要求問責的聲音很少,令人奇怪。感謝這次舉報的「天使」,你拯救了無助的幼童,但我相信虐兒事件仍存在於學校、院舍和家庭,讓我們同心協力,杜絕虐兒,讓兒童健康成長。
蔡世鴻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