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讓人做事持之以恆。本校著意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和經歷,展示他們努力的成果,並設立多項獎勵計劃。其中「躍動獎勵計劃」協助學生努力向目標邁進,獲獎的小六學生有機會去到珍珠養殖場,透過導賞及工作坊獲取新知識及體驗。
「珍珠的形成是由於有異物進入珠母貝之中,珠母貝為防止貝肉受傷,便分泌出大量分泌物將異物包裹,使其圓滑、光澤出眾,因而形成了珍珠。」學生專心聽負責人娓娓道來珍珠的故事,認識珍珠養殖背後的工作,並開蚌尋珠,製作屬於自己的珍珠首飾。
珍珠的估價首重光澤,光澤似鏡面反光者結構緊密,品質較好。珍珠原本是一粒黯淡無光的沙子,只是誤闖蚌殼;在暗無天日的蚌殼裡被擠壓,受外界惡劣的環境激發,才在黑暗的孕育和苦難的磨礪中閃現生命的光華。其實我們也有這樣的潛力,每個人也有一粒沙子,都可以成為一顆珍珠,但是真正影響你的,不是周遭環境,更不是坎坷的命運,而是你自己的心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起初就像一粒沙子藏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不僅要相信自己,更需腳踏實地激發自己內在潛能,經營自己的人生,黑暗可以孕育光芒,苦難可以磨礪珍寶。面對學業或工作,你可能會想到:「我只要能夠完成就行了,或做完便算。」有了這些想法,你的表現也就低空飛過,或者根本沒有達成。
人生要有遠大目標,座右銘“Every little helps”不僅僅是「每一點幫助」,而是你的成功正是由一個個小目標累積而成。Mother House創辦人山口繪里子曾說:「你在『持續』上面花費多少歲月、淚水與汗水,那些因『持續』產生的東西,也會帶著與你的努力一樣程度的堅韌度持續下去。」成長和進步在於你持續多做一點點,多想一點,多學一點,一點一點積累下來。重點是把一個大目標分成許多讓你覺得很容易的小目標去執行,讓你每天都執行;這些每天一點的累積就會在一年或數年後產生巨大的結果,進而達到你的目標。正如聖經所說:「懶惰人哪!你去看看螞蟻,察看牠們所行的,就可得著智慧。」(箴言6:6)
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要經歷挫折、失敗、打擊和不幸等苦難,正如蚌遇到製造苦難的沙子,而這些鋒利的沙子卻讓蚌孕育出珍貴的珍珠。挫折總是與成功相伴,當人身處絕境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不尋常的潛能。美國作家海明威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中國數學家華羅庚頑強自學,他初中畢業後不到一年就因家貧而輟學,後來的成就完全是刻苦自學取得的。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日子裡,他仍堅持寫作及完成《堆壘素數論》。當你發現自己因遇到困難而拖延時,立即提醒自己快行動起來,一瞬間的拖延,很容易會變成永遠不做。在成長的過程中,全力以赴,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面對挫折,不斷從泥濘中爬起,翻轉人生給自己的考驗,反使之圓滿精采。
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德國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甚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只要我們擁有一顆不屈服於苦難的心,苦難的沙子也會在我們的心血和汗水的澆灌下,變成人生的珍珠。
黃智華校長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