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人生:「不要禁止他們」

執筆之際,不少小學已開始逐步回復全日制。在這個調整上,學校要作的事情非常多,並不是簡單地將時間拉長及安排午膳時間便完結。最令人煩惱是處理午膳及活動。由於數年的疫情,不少午膳供應商都已結業,能夠供應的又未必在短時間內有足夠的人手煮飯、運送、清潔。到確保飯盒能夠準時送到,學校亦需要處理一大堆防疫及行政工作。考慮到初小學生未曾在校午膳,本校需將整個午膳流程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熟習程序,以及兼顧防疫。

老師在午飯的時間除了自己需要進食外,還要兼顧同學順利「開飯」﹕如廁洗手,拿取餐盤,放好隔板,除口罩棄掉,消毒液潔手,教學生祈禱謝飯,撕開飯盒,安靜吃飯。飯後清潔餐盤和隔板,放好飯盒……跟他們談天、跟進手冊、功課等。午飯完後,又可能趕往當值,不能有半日制的「安樂茶飯」了。

雖然如此,重要的是所有學生在全日制下都能夠參與校內的活動,無論是否有注射足夠疫苗。我們知道疫苗重要,同時也明白未有注射疫苗的理由。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盡快參與學校的活動,本校選擇盡快回復全日制。好了,那麼下午的活動怎樣安排呢?本身已和教練、導師簽好合約,定好了次數和時間,如今須要全部重新調動。除了導師,學生的活動時間也可能相撞,須要重新招募或取捨,老師要絞盡腦汁才能安排妥當。

 近來,不少學校都已安排旅行,並刻意選擇戶外的地方,如郊野公園,以便所有學生無論是否已注射疫苗均能參與。上星期,本校亦進行了戶外學習,由於是和科目內容有關的特定場地,須要符合處所防疫規定,所以部分同學未能和大夥兒一同出發。由於只得兩位同學,我索性邀請同學到校長室,替老師看管一下。同事事前知道這個情況,已經將相關資料及片段預備好,透過平板電腦,讓同學在留校期間也可以完成相關的學習,只欠未能親身前往。

我跟他們閒談數句,問他們未注射疫苗的原因,不外乎家長擔心注射後的副作用,如果孩子小時候本來體弱多病,那就更令父母憂慮了。為人父母,我自然明白,同時也不希望孩子怪責自己或埋怨父母,只告訴他們很快就可以解除這些措施,給他們糖果,鼓勵他們開始學習。

也許大部分的人早已注射足夠的疫苗,個別學生的情況似乎未再作考慮。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沒大問題,影響人數不多。事實上,我也不時想起福音書的記述,為甚麼在耶穌的比喻裡,牧羊人要放下九十九隻羊,尋找那一隻迷失的羊?為甚麼耶穌要到矮子稅吏撒該的家作客?為甚麼祂選擇為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解困?又與正午才出來取水的撒瑪利亞婦人談天?又醫治、趕鬼等,祂幫助的人都是被忽略的邊緣社群?

孩子很少能夠為自己發言,爭取自己的權利,很多時都要透過家長、老師、社會公眾為他們著想。因此,才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產生。假如制度上暫時未能改變,我們作為看管或照顧者,也可以多考慮個別情況的小眾,讓他們得到適切的照顧,別遺失了那隻羊。

「耶穌卻叫他們過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 神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神的國的,決不能進去。』」(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6至17節)

陳章華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