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人生:回到原點

5月,學校開始招聘新老師,以彌補退休、離職老師的空缺。招聘廣告一出,應徵信如雪花紛至,行政同事忙著審閱應徵信,安排合適而又合意者到校面試,首輪面試後再篩選表現突出者進入次輪面試,最後與校長面談……

你還記得第一場面試的情景嗎?相信每一位新老師寄出很多求職信後,都忐忑不安等候回音;收到面試通知後,又興奮兼緊張地準備;最後,戰戰兢兢地參與面試;過關斬將後終於獲得教席,成為教育界的「新丁」。二十多年前的這一切景象,我仍然歷歷在目。當年的片段偶然也在忙碌工作中浮現出來,成為我在疲倦、沮喪中的力量。

經過幾輪的面試,決定聘請哪位應徵者的重責落在校長身上。那年,新任校長的我初嚐這種滋味,可能有人以為校長很有權力,喜歡聘請誰都可以,而我卻只感到肩負很大的責任和壓力。因為我要為學生、為學校請最好的老師。眼前這一位資歷出眾、文質彬彬、恭恭敬敬的應徵者在發表自己的教學心得、回答提問,的確令人眼前一亮,但對方是否就是適合我校的好老師呢?恕我經驗尚淺,我認為甚至安排試教,仍然不能保證請了對的人。畢竟,接下來的工作表現才能見真章。如果不慎選了一位虛有其表的人,我一定會自責不已。雖說試用期後可以不跟對方續約,但是若對學生帶來了損失,要補救也非易事。

我很想跟教師團隊之中未來的同工交流學校的辦學宗旨、自己的教育願景,於是在簽約後繼續跟新同事傾談,我也讓對方多談自己對教育的看法,這環節往往花上一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我覺得很值得。我誠懇地請老師面對後進的學生時,一定要有加倍的愛心,願意為學生的好處花心思去改變教學策略……我將學生交在你手上,你就要像父母般愛護他們……

是的,為人師表要「傳道、授業、解惑」,看似都是頭腦上、學問上的事,但是沒有愛,這老師不過是「教書匠」。基督教尤其重視「愛」,例如大家都熟悉的經文:「現在存留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13節)我覺得「如果我用人和天使的方言說話,卻沒有愛,我就成了嘈雜的鑼、刺耳的鈸。」(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1節)也很適合老師斟酌;空有知識,卻不關愛學生的老師,還算不上是好老師!有時候,繁重的工作、頑皮的學生、重複的會議都會令老師們感到挫敗、沮喪,可能會懷疑自己,甚至想放棄離場。如果我們可以靜一靜、停一停,回到入行的起點,重拾那份使命感,重燃對學生的愛,相信我們很快便能振作起來,繼續教學的工作。

耶穌的門徒在他被釘十架後出現信心危機,彼得帶頭重操故業打魚去。結果耶穌再次出現,為他們顯出捕魚的神蹟、預備早飯,令門徒回憶起當初被呼召的一幕。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比這些人更愛我嗎?」然後吩咐彼得「牧養我的羊」。最後彼得重回被召的起點,踏上傳福音、帶領教會、為主殉道的路(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教育也是一份使命,但願老師們都記得自己當初入行的抱負,懷著愛心去教養孩童。

羅裕安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