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趣談 之 淺談思覺失調(二)

思覺失調是一個複雜和嚴重的精神健康障礙,徵狀多元化又可引起多種併發問題。以前曾有不正確的心理解釋,但都不能通過嚴謹的科學驗證。過去幾十年的研究和臨床觀察指出,思覺失調是一種腦部的疾病,雖然環境因素、際遇打擊、患者的心理質素等,可以影響何時病發、如何病發和病情的長遠進展,但「生理(腦部)失調」卻清楚是這病的起因。“Schizophrenia is a brain disease”多年前曾是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專業考試的熱門題目,考生需引用大量高質素的科研文獻,來推引證這個結論。不過時至今日,這個看法已經成為醫學的主流意見,再也不會成為考試題目。

這個「腦部疾病」的結論非常重要,引導我們如何理解和治療思覺失調。但這只是起點,因為現今的腦部檢驗方法,例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以至一些更先進的技術,仍未能精準地找到腦部出問題的地方和如何導致有關的徵狀。但肯定的是,患者的腦部的局部神經化學運作不協調,尤其是多巴胺(Dopamine),藥物在相當程度上可以作出平衡,減少病徵。我自己會用以下一個描述,向普羅大眾作解釋:「如何有一天遇上全港大塞車,我們自然地會猜想是發生了多宗交通意外、大規模的修路工程或主要幹道出現爆水管或路障等事故。奇怪的是,以上的事情都沒有發生,最後知道只是控制多個路口的交通燈運作的電腦程式出了問題,不能有效和合比例地疏導各條道路的車流。」我相信大家都記得,當天文台忽然懸掛八號風球,所有人在同一時間要下班回家,雖然道路本來是暢通的,但因為太多人要搭車,所以引起的交通大混亂,使我們花幾小時才回到家中!

雖然許多因素,例如腦部在出生時受損、腦部發展有偏差、生活上的突發打擊、濫用藥物等等,都可以增加思覺失調的病發機會,但科究報告指出「遺傳」是當相重要的成因。一般人口中約有百份之一的人會患上思覺失調,但如果直系親屬中有這病,發病率便會推高到百份之五至十五;若果父母兩人都有病,兒女患病的機率可高至百份之三十到五十。另一方面,思覺失調又不是完全由遺傳決定的,一對同卵雙生的孖胎(Monozygotic twins),雖然他們的遺傳因子是百份百相同,但兩個都患病的機率只是百份之五十,所以許多後天因素和環境壓力仍是重要的。思覺失調並不是以單一遺傳因子造成的,好像人的高矮,思覺失調的出現也是基於眾多的基因(Multi-gene inheritance)。由此可以推斷,我們當中有些人,雖然父母並沒有思覺失調的徵狀,仍然可能由上一代「隨機抽樣」地繼承了一些可能引致思覺失調的基因,但數量不多,不足以發病。保持身體(腦部)健康,建立良好的心理質素去處理壓力,更拒濫藥遠離毒品,便可減少發病的機會。

「…那自以為站得穩的,應當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 10﹕12〉

鄺保強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