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人生:輸在起跑線‧贏在生命線

2020東京奧運及「殘奧」(2020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曲終人散,每位運動員在賽場上發揮的拼搏精神,創造了無數次經典的壯舉。在眾多運動員之中,有些人成功留下自己的傳奇故事,有些人則還沒來得及讓大家有深刻的印象便消失在記憶中。在這些傳奇故事的背後,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勵志過程。除了劍神張家朗,女飛魚何詩蓓外,還有一些被大眾忘掉的金牌得主,其中一位是無名英雄──蘇樺偉。他在1996年亞特蘭大「殘奧」中,於男子4×100米接力賽上奪金,他的心酸血淚史被拍成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

每一位運動員在競技場上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蘇樺偉出生時患上黃疸病,導致腦部受損,後來更出現四肢痙攣、腦麻痺及嚴重弱聽等併發症。作家莫泊桑曾說:「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是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候,我可能脆弱得因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候,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即使「輸在起跑線」,成長路注定比一般人難行,但是蘇樺偉和蘇媽媽並沒有放棄,堅持跑。

蘇樺偉小時候,因著跑步天賦,在母親鼓勵下參加田徑班,並獲香港隊教練潘健侶賞識。除正統訓練外,蘇樺偉更有機會出戰殘疾人奧運大賽,展開了他的運動生涯。因為身體缺陷,殘疾運動員的路本來就比一般人更難走,可是經過一番磨練和努力,願意堅持,仍然可以衝線,成為最先跑過終點的神奇小子。在田徑場上,「跑得比任何人都快」,在他身邊守護著的蘇媽媽感受至深。就像奧古斯丁(St.Augutine,354-430)的母親莫尼卡為兒子代禱、禁食、哀求神職人員去勸導兒子。主教對她說:「婦人,去吧!母親為他流這麼多眼淚的兒子,絕不會滅亡。」母愛鼓勵子女為自己訂立計劃,立定目標,用踏實的腳步一步步往前走,埋頭實幹的人總不會被辜負。

海灘上,你看那些在海邊覓食的鳥兒。每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竄入天空。海鷗總是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上空中需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電影中有一幕由角色蘇樺偉道:「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要去衝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來!」學懂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即使經歷失敗,依然能夠努力不懈地堅持下去。就是這份堅毅的精神,蘇樺偉後來成為五屆殘疾人奧運會紀錄保持者,成就香港隊於「殘奧」歷史的輝煌戰績。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使我們釋放最大潛能的,不是力量或知識,而是鍥而不捨的精神。」比起智力或者天賦,堅毅是預示成功最為可靠的指標。當你清楚地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為什麼這些目標對自己很重要,在遇到挫折、失敗時,便能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這才是決定成功的因素。正如聖經上說:「我們行善不要灰心;如果堅持不懈,到了適當時候就會有收成。」(加拉太書6:9,《環球聖經譯本》)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有挑戰的生活,若你能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不忘初衷,專注投入,持之以恆,時間終將成為你的朋友,見證你生活上的好故事。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黃智華校長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