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人生:香港的大學生

在剛過去的禮拜天,我和一位退休教師在某大學的餐廳一起午餐。飯後路經一迴旋處,剛巧有一計程車(的士)到達,數位年輕人(相信是大學的學生)下車離開。之後我發覺計程車司機後座的門仍然打開未有關上,但是司機似乎並不發覺而打算把車開走。於是我叫停了這輛車,而那位退休教師則上前把車門關上。

之後我們一起到了升降機上落的地方,打算離開大學。這時另一批年輕人興高采烈來到。當升降機門打開的時候,我首先進入,而我的退休教師朋友則客氣地讓這些年輕人先進去。怎料他們佔據了近升降機門的地方不再內進,似乎不理會還有人在外面打算進入。結果升降機門關上,更早一點來到的退休教師被逼乘另一升降機離開大學。

雖然這接連的兩件事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而且可能大學生們並沒有刻意這樣做,但是對我來說,似乎是忽略了應有的「公德心」。假若計程車車門打開前行,可能會出現碰撞危險;假若不是升降機而是繁忙時間的港鐵,便會影響疏導乘客的效率。

我相信香港的大學課程裡,並沒有教導學生公德心的課程。究竟是誰的責任?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教導青少年對社會的公德心呢?難道需要定下這樣那樣遵守的規條?

我認為最佳的導師應該是父母,可惜目前香港這麼功利的社會,似乎利他行為並沒有市場。我當然希望這天的兩種經歷只是特殊情況,但是我卻因此想起其他人說過:在港鐵裡,父母鼓勵孩子與老人家爭座位,又教導子女排隊打尖爭取某些好處。假若父母不能或不懂得指導子女公德心,可能學校就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不過,由於德育課程不能幫助學生爭取入讀名校或升讀大學,對學生及其父母來說,可能沒有什麼吸引力;而且一旦離開了學校範圍,學生們未必能夠成功應用到一般日常生活中。但是公平一點,我也間中見到有父母教導孩子要拾起丟下來的廢物,放進垃圾箱裡的。

有一位長者朋友曾經對我說過,她在深圳乘地鐵,受到年輕人的讓座機會比在香港高很多。不知是否有統計證實沒有?又或許,香港港鐵內的「優先座」大大減少了讓座的需要?

聖經新約腓立比書二章四節:「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作者:橫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