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愛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丈夫陳孝忠與妻子相親相愛,結婚多年才生下兒子小强,故此與丈夫視兒子為寶貝。為要親自養育兒子,恩愛終於決定在孩子一歲前放下高薪厚職,全時間照顧他,不再依賴奶奶。誰知問題就由此開始,婆媳之間本是和諧相處,但現在二人不斷爭吵。原來孝忠是獨子,小强是他們唯一的孫兒,故此婆婆也十分愛惜他,天天如常上門「幫手」!恩愛初時不以為然,後來更發覺婆婆管教孩子的方法與自己南轅北轍,她嘗試善意提醒,以求方法一致,婆婆卻堅持己見,認為自己育兒豐富的經驗,所用的方法永遠是對的!不幸的是,作丈夫的孝忠站在自己母親的一方,認為孝敬父母是聖經的教導,並視孝敬等同凡事順服父母!結果夫妻關係一落千丈,每天便爭吵不休!
我們先要了解,家族是一個家庭關係的系统(system) ,由不同家庭成員組合成為副系統(sub-systems) ,交叉互連在一起,代代相傳,彼此影響,例如夫妻是家庭的核心,三代的延伸家庭直屬在上有雙方的父母,在下有夫婦二人的兒女。每二人或以上可以成為不同的副系統,例如父母二人、夫妻二人、孝忠恩愛與小强、婆媳等都是不同的副系統。若要維持和諧關係便要設立合宜的界線(boundaries) ,善用家庭關係的規則,調節各成員的互動關係,一起又個別體會到「你、我、他(們) 」的需要與愛好。
看來陳家需要有家庭輔導,去處理家庭角色、三代互動關係及教養原則等。輔導要由恩愛和孝忠開始,再加入奶奶在過程中。可能在肯定奶奶在他們家庭的重要性之同時訂立界線、規則與時間表,大家約法三章,彼此尊重協調。關鍵人物是作為丈夫又是(母親的)兒子的孝忠的角色,要用諸般的智慧調息婆媳之間在所難免的張力,盡量配合今日時代的處境與養育之新模式。
從靈性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檢討聖經的婚姻觀與家庭觀,和兩者間之相關性。太初,神為亞當創造了夏娃是為他預備「相配的幫手」〈創世記2﹕20〉;而亞當便讚歎神的傑作,有了美麗的配偶〈創世記2﹕23〉。創世記的作者如此注釋﹕「因此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2﹕24〉家庭關係原是由夫妻二人為核心,兒女長大後便要「離開」父母,建立自己的家庭,傳宗接代。但「離開」(leave) 不是「離棄」(abandon) 乃是為「連合」(cleave);而「孝敬」(honour)不是「盲從」(submit) 乃是為「敬重」(respect)。建立自己的家要同時守「孝敬父母」之誡命與蒙福途徑﹕「要孝敬父母,使你在耶和華你的 神賜給你的地上得享長壽。」〈出埃及記20﹕12〉兩者不是彼此排斥。另外,作為長輩也要謹記養育兒女的責任不需要延續到孫兒的一代,該多為孫兒代禱,放手享受弄孫之樂吧!
李耀全牧師/博士
資深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現任加拿大列治文華人宣道會主任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