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求祢保守我,因為我投靠祢。」《新譯本,詩篇16:1》
扼要、簡單、急需的呼求是大衛的金詩(詩16、56 、57 、58 、59及60篇)。其中第16篇1節的開場白(禱文)是他大難當頭、身陷困境、前途迷惘、面對死亡、不知所措、走投無路,在尋求神成為他的避難所;求神保佑。
這些字句已經在聖經上,是否只要大聲頌讀,振振有詞,便可躱藏在「避難所」中蒙神保守,得享出人意外的平安呢?
投靠「神」,以「神」為避難所。究竟那位「神」是誰?投靠祂,所期盼的,是只有獨一的「神」才能給的,還是有其他「人為」的辦法,包括有人的思維、理念、主義、努力才能避難?
當「浪子」在外,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想起父家是唯一的「避難所」。本來「有自把自為」主見和思想的人,他醒悟過來,願意回到「避難所」,遵從吩咐,過僕人身份的生活。他就能因悔改而蒙福、恢復身份,得真正的平安、滿足和喜樂。
「民攻打民」、「瘟疫肆虐」為世界各地的人帶來不僅是多災多難的生活,更令這世界成為更困擾人的地方。因而提醒我們:「人的生命是否只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便不見了?」(雅4:14)人的生命只是無望、無助和無奈?人人都在尋找「避難所」,得享平安,保障,能有更新的生命,有永恆的盼望。誰是這唯一的「避難所」?
浪跡天涯,看來是一種瀟灑自由的行徑。但在人生困境中或絕境中,要找到真的「避難所」,唯一的途徑便是悔改。回到獨一慈愛父神的家,謹守遵行祂的典章和律例,才能蒙神保守和賜福。
七千人
註:獲准刊載靈修小品,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