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道」將平板電腦送到基層家庭

「如果你的兄弟貧窮,在你那裡手頭拮据,你要資助他,使他可以與你一同生活,像旅客寄居的一樣。」《聖經新譯本》〈利未記25﹕35〉

自疫情爆發以來人人自危,當大家都習慣以視像上課和工作,對於基層家庭來說卻舉步維艱,一家四口只能爭用一部手機,基層小朋友因缺乏基本開學設施,而未能平等地接受的教育。沒有領取綜援的基層家庭比比皆是,因此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不斷於關注伙伴教會所服侍的基層家庭的需要,其中基層小朋友的上課困難尤其重視,因為要解決貧窮問題,先要讓他們有基本設備平等地接受教育。

編輯﹕謝芳

用盡人脈籌得千部平板電腦

教關伙伴弟兄林立仁(Roger)分享時表示,在自己創立的「10,000 Reasons」專業人士群組中,絞盡腦汁想出幫助基層人士的方法,終於籌到過千部二手和全新的平板電腦及手提電腦。

Roger從小成長於家境富裕的環境,家族生意非常成功,可是13歲那年家族生意突然被惡意收購,失去公司繼承權,家人的心血毀於一旦,心中充斥著恐懼、仇恨和憤怒。面對童年惡夢,Roger化悲憤為力量,以報仇為動力,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取得學位,畢業後更攀爬到投資銀行界中的高職位,是典型社會所定義的成功人士。同時,香港2003年爆發非典型肺炎SARS,當時的Roger未有很大感觸,只是專注自己的事業。但是在突然之間,還意氣風發的他遇上工作和感情上的沉重打擊,更是一沉不起。這個時候的Roger彷彿身於海中心急於尋找漂浮的木頭,但「木頭」原來早已在附近。話說早在2002年,有一位同事已經常常邀請Roger到其家聚會,但Roger每次都是拒絕。這次,他接受了,因為內心已經飽受打擊,抱著試試依靠這塊「木頭」之態,參加這同事的家庭「查經班」聚會,這是Roger第一次如此謙虛,更肯耐心地聆聽別人的問題,跟著的日子,他漸漸開始接觸外展活動,如探訪獨居老人,這次的經歷令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當時,Roger帶上福袋探訪一位的獨居老人,這老人剛出院,身體有殘疾,而居住的地方非常狹小,而且衞生環境惡劣。Roger與他喝茶聊天,在15分鐘的對話中,Roger發現老人很樂觀,而自己的內心也因幫助人也得到快樂和滿足。隨著探訪的次數增加,他內心的滿足和快樂愈來愈多,與上帝的關係也漸漸深厚。

與基層家庭同行的成功感

政府在疫情爆發後宣布向每位市民派發一萬元,大部分市民或會為這一萬元感到高興,但Roger卻輾轉難眠,「如何善用這一萬元?」他感受到上帝呼召,要關懷貧窮人,於是用盡一直以來建立的人脈,成立了「10,000 Reasons」,決定說服身邊並不急需一萬元的人,把多餘的金錢捐給社會有需要的人,這時候,教關推出了「一杯涼水」失業援助金,最終籌得超過44萬元資金,全數捐給失業的基層家庭。今次基層小朋友面對的學習危機,他再次受感動,全心籌集平板電腦或手提電腦超過1,700部,教關從中獲得超過500部機,透過教會轉贈基層家庭。Roger的經歷啟發了不少專業人士及富有家庭,讓他們更有動力慷慨地分享資源,體會到人生真正的快樂。「成功」的定義會隨著我們每個人生階段的經歷而改變,因此每個人的定義都會不一樣,當我們在自以為控制到的物質和際遇都一無所有時,就會發現「成功」的定義並非「得到」,而在於「給予」。

為貧乏人開放網絡和資源

目前,社會服務和政策對於清貧家庭而言存在著嚴重的服務「漏洞空隙」,很多資源都因為當事人資訊接收和教育程度不足而未能運用。從教關愛心行動「平板電腦及手提電腦捐贈計劃」中,可見已有不少成熟的捐贈網絡及義工網絡,無論是個人和團體都發揮了龐大的影響力,從發掘服務需要及空隙、籌備到實行,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不少平板電腦如今已經快速落在基層小朋友的手中。我們需要建立更多網絡平台,彼此協作服侍貧窮人,致力透過結構性的解決方案,才能舒緩全港十八區的貧窮問題。地區教會紮根社區,最了解自己的社區和鄰舍,同時有空間與自己的鄰舍建立關係,因此,教關凝聚社區網絡資源,幫助及充權前線的伙伴接觸更多有需要的群體。同時,教關在找出服務空隙後,先後開拓多個先導計劃作試點,回應社區需要,感恩前線伙伴踏出第一步以配合教關,嘗試不同的服侍方式。若我們所有人都願意為貧乏人開放我們的網絡、資源甚至愛心,我們就可以增加社會資本來照顧一眾在疫情中有需要的人,為他們帶來希望,從而轉化生命。

教關伙伴教會播道會恩福堂參與計劃後分享到兩個基層家庭的故事﹕「一位讀小四的女學童,來自單親家庭,一家人生活困乏,家中沒電腦,正擔憂著只能使用手機和有限數據開展新學年。當他們收到iPad捐贈,母親和女兒喜出望外,連聲感謝說﹕『多謝姑娘幫忙找到捐贈的電腦,正好趕上開學,真如及時雨。』回家後,母親立即趕縫小袋子,為iPad這工具添上新衣呢!」「另一位基層小朋友說﹕『個個同學仔在網上繼續上堂,原本我冇得上,因為冇電腦上網。不過現在我可以同佢哋一樣啦!』的確,有不少無助的小朋友因擔心疫情影響學業而出現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更無奈放棄完成網上功課。現在幸而獲得「教關電腦捐贈計劃」,使他們也能一嘗電子學習,重拾學業。」

在這些的分享過程中,我們發現與別人分享愛帶來的滋味是一種祝福,更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在不同的圈子和身份之中,我們總能分享到愛和人脈,以多餘的資源影響別人的生命,讓他們獲得平等學習的機會,脫離跨代貧窮的循環。對Roger來說,也正體會到與別人分享愛所帶來的滋味。

若有感動把多餘的資源和人脈能夠分享,可瀏覽教關愛心行動網站,化感動為行動!http://www.hkcnp.org.hk/core_services/love_in_acti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