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使天閉塞不下雨,或吩咐蝗蟲吞吃這地的土產,或差遣瘟疫到我的子民中間來;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謙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聖經新譯本》〈歷代志下7:13-14〉
新冠肺炎自去年底爆發,疫情蔓延世界多地,確診人數超過三百萬,死亡人數以十萬計算,情況至今尚未完全受控。為了對抗這疫症,港府數月來推出多項措施,以求減低病毒傳播風險,其中包括停課安排和上班族留家工作。自1月農曆年假至今,全港學校停課,學生都得留在家中按學校安排使用電子平台學習。這種學習模式的成效如何?跟過往面對面授課的模式相比,學生喜歡哪一種?老師又有甚麼體驗?為了解箇中情況,筆者訪問了兩位家長和一位老師。
文/圖﹕李小聰
編輯﹕謝芳
停課不停學
家長Karen的女兒十歲,就讀小學五年級。她表示農曆年假後,女兒便根據學校編排的時間表定時收看老師預備的You Tube 片段,科目涵蓋中文、英文、數學、常識、音樂、視藝及體育。功課方面,視乎個別老師的決定,有的要求學生在網上提交,有的要求做實體功課,留待復課後遞交。Karen說1月和3月都維持這種授課模式。及至4月後,學校改用網絡視像會議實時教學,但科目只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每次授課時間共兩個半小時。
對於學校採用電子平台或視像實時教學,學生有何反應?Karen表示女兒一直都有準時收看片段和實時上課,也有準時提交功課。然而,由於女兒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實在感到這個假期太過漫長,日子太過納悶。如果可以選擇,女兒希望重過以往面對面授課的學校生活,因為在那些日子,每天下午都有一節導修課,讓她就著不明白的問題向老師提問,迅速解決困難。再者,同學可以一起做project,常跟老師和同學互動交流,學習過程更有樂趣。Karen同意女兒的想法,因為電子學習模式需要女兒多花時間使用電腦,對女兒的眼睛或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況且在疫情下,孩子每天長時間留在家中,家長照顧家庭的壓力隨之增加。
談到「停課不停學」,原來不同學校有不同措施。另一位家長楊太告訴筆者,她的兒子就讀中學三年級,學校自農曆年假後,一直使用網絡視像會議實時教學,每逢星期一至五早上九時至下午一時直播,每節一小時,老師既點名計算出席率,也點名向學生提問,保持互動關係。老師如常給學生功課,在網上提交和發還。此外,老師又透過Google sheet 以填充、選擇題、簡短提問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楊太和兒子均認為網上授課的進度,跟面對面授課的相若,但是如果可以選擇,兩人還是感到後者的成效較好。原因是學生在校遇上困難,常可即時提問,但網上授課模式有時產生技術問題,延誤了學生提問的機會。還有,音樂科和體育科的授課因受鏡頭限制,以講述理論為主,與學生欠缺互動和交流。楊太認為在安全情況下讓兒子回校上課較理想,因為學校除肩負灌輸學術知識的使命,還有幫助學生發展「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責任。她和兒子都期待疫情舒緩後,學校早日復課。
停課不停教
聽過家長和學生的心聲,大抵也應了解一下老師的想法。當小學教師的Sam Sir 分享了他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的經驗。2月至4月初,他一直使用錄播形式授課。在預錄短片中以幻燈片展示教授重點時,他在旁講解中文科的課文內容,每段片長不超過十五分鐘,播放時間定於每周一天的一個時段。為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內容,他自設Google form 練習,學生完成後可以自行根據網上提供的答案核對。及至4月中,學校開始使用網絡視像會議實時授課,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每天教授一科,時間定於上午,為時四十分鐘。Sam Sir 認為這種授課模式的互動性相對較大,可跟學生直接交流,但學生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不過,由於授課時間縮短了不少,教學進度因此較緩慢,功課量也比過往的少。
Sam Sir 肯定地說面對面的授課模式比網上的理想。原因是前者可以讓他看到學生的表情和反應,讓他即時感受到學生的需要,從而及早給予幫助和支援,這正是師生間的重要交流。再者,學生按著時間表上學和上課,有助培養守紀律的習慣和專心學習的態度。電子平台適合作輔助式教學,為學生提供多元化資料,提升學習興趣。
避疫留家工作
談過在家學習和授課的情況,再說說在家工作的利與弊。究竟不回辦公室工作,可會影響效率?又可會躲懶?Ivy 為筆者逐一解除疑惑。她在保險公司擔任財務策劃工作,為客戶提供合適的財富管理提案。過往,她除了在公司跟她的團隊開會,其餘時間多是外出與不同客戶會面,向他們講解提案。然而,隨著疫情漸趨嚴重,她多留在家中透過電話和電郵等形式與客戶聯絡,按客戶需要先把詳細的提案資料傳給客戶細看,然後相約客戶會面十五至二十分鐘,簡單重申重點和解答疑問。如果客戶明白和接受,便可在預先輸入相關資料的iPad簽名作實。如果日後再有疑問,Ivy 可透過網絡視像會議向他們解釋。實際上,公司新安排的遙距投保服務,亦有助她和團隊完成工作。
現在大部分時間都留家工作的Ivy 略帶欣喜地告訴我,減少了回公司開會和外出跟客戶會面的時間,反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她解釋那是因為節省了很多乘搭交通工具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不用舟車勞頓,身體不像過往般疲倦,可以更精神抖擻地處理文件,業績亦因而增加了。現在完成工作後,還有體力跟女兒一起下廚,放鬆心情享受天倫之樂。
疫情帶來反思
疫情全球大流行,封關、封城、居家令及限聚令等措施,彷彿叫世界停頓下來,我們的生活模式產生了巨變,不管願意與否,我們留家的時間都大大增加。其實,這正好讓我們有靜下來反思的機會。
過往,莘莘學子總渴望假期來臨,今次經歷了如此漫長的疫症假期,也許提醒了他們可以回校上課既是福氣,亦是彌足珍貴的機會。對上班族來說,想提升工作效率,必須無間斷地開會和與客戶會面嗎?想改善業績,非營營役役地加班不可?僱主和僱員或者可以一起檢討,齊齊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