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家庭接見室」之 在平等線上與孩子同行

最近,在家長的個案中發現一種時代的張力,就是他們對於教導孩子的心態抱有一種矛盾及不知所措的迷惘。這些家長有很強烈「想幫孩子解決困難」的慾望,但同時又覺得自己能力不及,更甚的是當聽到孩子表示每次在激動下會出現想傷害自己的念頭,或自言自語地問自己生存有何意義時,家長便立即產生焦躁狀態。因此,現今的家長好像失去管教孩童的信心及有極大的無助感,例如當家長用欣賞式的語言來鼓勵孩子後,孩子卻相信自己一無是處和沒有優點時,家長的內心即時十分糾結,腦海也隨之空白一片,一來擔心自己的回應若有不妥當,會對孩子造成更負面的影響,刺激至他們愁更愁。

首先,我讓家長明白適當和及時的介入是必須的,因為當孩子的心態及行為出現了問題後並沒有得到立時的修正,孩子便以為自己的執行方法是正確的,於是當一個壞行為獲得「行使順利」的習慣後,最終將這壞習慣漸養成壞性格。因此,父母應是孩子成長的把關者,讓孩子透過修正的過程來建立一個「悟性」的學習。否則,如孩子在行為上出現差異後又從來未有過任何修正的提示,那只有待日後靠逆境才可能破開他多年來牢固的偏執性格。

所以,問題在於家長應用甚麼程度的語氣來與孩子對話才是最重要。我認為只有用正面的情緒才可增強孩子的學習,就是家長要常看見孩子的優點所在,例如知道他們擅長甚麼、知道甚麼才令孩子有參與的動力。最後,家長要用替孩子高興的語調來直接告訴他擁有那些正面的氣質,並肯定他是有實力來面對日後的挑戰。

當你願意考慮、衡量及自我建議不同選擇愛對方的方式而最終讓他/她感到舒服時,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愛不是用尺度去評核對方的能力,而是與他/她在平等線上一起同行。

「我們行美善的事不要喪膽;如果不放棄,到了所定的時候 就會有收穫。」                                                                                                                                                                  加拉太書69

馬君蕙
EQ訓練研究主任

2019Mar_20_EQ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