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和張太太結婚十年,育有三個分別八歲、五歲和兩歲的兒子。三個兒子十分可愛,但兒子有時也會頑皮,倔強的脾氣難以管教。平時,這三個兒子比較喜歡親近父親,父子們一同踢足球、玩電競。相反張太太自己則生於「女兒之家」,四姐妹當中排行第二,姊妹們感情很好,相處時無所不談,經常一起分享女兒家的玩意。
事實上,張太太生了頭兩個兒子之後,期望第三胎是個女兒,想像與這女兒親密相處,談談女兒家心思;喜歡她對自己撒撒驕;甚至美美精心把她打扮一番,…。對於男孩子一天到晚只顧玩火車玩具、打球、好戰鬥勇,只穿T恤、牛仔褲、波鞋…生活實在太單調、太沉悶了。女人家,始終是比較細心,體貼的,如在照顧年老父母方面,往往比兒子出色;兒子雖可以被教養得孝順,但「好仔不如好新抱」,好媳婦更是難求,所以內心始終希望有個女兒陪伴如朋友,也防老。張先生雖然未能完全領受妻子的關注,但也略有認同感,心中盼望第三胎是個女兒。
但是,當第三胎仍是男孩時,兩夫婦就難免失望了,特別是張太。孩子出生不久,張先生因為事業有成,經濟充裕了,故一家搬到較大的居住環境,也聘請用人照顧家庭需要,起居飲食。在家比較休閒的張太太很快又想起心願,立心再追一女兒。於是遍尋城中名醫,希望能有「秘方」,一索得女。可惜城中名醫,沒有人敢在懷孕之前,保證所懷的胎兒性別。如果或萬一,又懷上一個頑皮仔,怎辦?
此際,張太在報章上看到有些國家,如印度、中國等,有些醫院能以高新生殖科技,讓精子和卵子結合後,選擇了性別,才放進子宮,懷孕成胎。但她不太想去印度或中國做手術,而在香港又沒有醫生肯做。錢不是問題,或可考慮去美國…。
再想下去,生殖科技通常都多準備幾個卵子受精,才篩選抽取接受。受精後如證實是女胎當然好,但受精後多出來的後備女胎,又如何處置?難道找代母生出來嗎?能生多少?又多幾個孩子?或把自己骨肉人道地,或不人道地毀滅?就算只有一個女胎,有把握一定瓜熟蒂落,成功生產,又一無所缺嗎?如果懷孕中途出事,豈非前功盡廢嗎?
講來容易簡單,實行起來才知困難複雜。反覆思想之下,她迷惘了…。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懷裡,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詩篇 22﹕9〉
半兵
「醫、法、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