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淳「EQ接見室」之通達之人應具備的條件  

從事兒童及青少年訓練工作近20年,在工作的經驗中,最難忘的是那些接觸過的孩子們,不論他們當時有多頑皮,或正在垂死掙扎的邊緣和抱著對家庭徹底失望的負面情緒,在我眼中總是看到他們內在潛伏著的那份超強生命力及能力。只是,這種有待被發掘至高峰的經驗,必須先讓孩子經歷生活導師感染的「分享式快樂」及「彼此顧念」的溫暖,才能擁有正面情緒力量來尋回昔日那個「打不死」的本我。

我看見,那些願意接受並發現自己弱點的學生是較易推動自我突破限制,因研究發現愈聰明的人愈難管好情緒,他們的EQ得分比正常智力的人低20%,當中有三個原因:1.)易自負,因心急想達標而認為不需考慮全面下也會成功的;2.)較好勝心強,常浪費時間將自己與別人比較;3.)難處劣勢,當遇到強勁對手而不慣身處劣勢,會導致情緒緊張。於是,這類孩子的行為表現多以迴避(Avoidance) 及趨向迴避型(Approach & Withdraw)來面對困難,例如他們起初會因衝動來處理問題,但後來因發現自卑心而決定放棄,甚至不再需要讓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因此,我與每位孩子交談後,多數也找到他們值得欣賞的潛能,但隨後也會給予一個補充的發現及提醒,就是真正的聰明人是能欣賞自己之餘,亦能欣賞別人,即能與不同性格的人合作,才是真正的智者。我很慶幸在自己的工作中常見證到生命改變的震撼﹕這位讀小二的女孩子回應我説﹕「十分欣賞自己很聰明,因為我願意努力地想方法來糾正自己不再亂發脾氣,最後令一家人也快樂。」那位讀小三的男孩表示﹕「我有點怕答錯,但仍努力留心老師的提問,一知道答案便立即舉手,因想爭取老師對自己的好印象。」一個讀中二的男孩告訴我﹕「我轉數快,常臨危不亂,所以喜用這能力來幫助身邊被欺凌的弱小同學。」

從以上同學的自省之中,我認為一個通達的人應具備﹕一是能欣賞自己的優勢,並以此扶助及鼓勵他人,而不是只埋怨別人沒有給自己快樂; 二是常懂得恭喜自己,原來多年來所見到的恩典和祝福是僥倖得來的,這已值得為高貴的生命作慶賀。

「明哲不露鋒芒,愚人心吐愚昧。」箴言1223

馬君蕙主任/余德淳博士
  EQ訓練研究顧問

2018Sept_26_EQ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