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脈搏事件簿 之 依戀醫藥 (一)

陳先生是一位完美主義者,處事為人認真、有高要求、言行嚴謹,甚至容不下任何的過失。剛踏入中年的陳先生現對健康特別關注,認定擁有完全健康的身體、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過美好的生活。他每天非常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偶而有些許身體不適便立刻看家庭醫生;若不適持續超過三、四天,他便會另約見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深入檢查。長期下來,看過的醫生們都普遍認為陳先生只是對身體健康過分緊張,沒有再作身體檢查及服藥必要,建議他請教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但卻被陳先生堅拒,他認為自己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不是「痴線」。

同時,陳先生非常著重兒子的學業,一直希望兒子能攻讀醫科,貢獻社會,惜兒子心繋文學,父子因此經常發生爭執。及後,兒子在父親的壓力下,雖勉強選修高中理科課程,但因沒有興趣,上課不能專心,故成績平平。有一天,陳先生在網絡討論區發現有人指,現時很多青少年患有專注力失調,只要服用增強專注力藥物,就會將專注力大大提升,成績突飛猛進,甚至因此成功入讀醫科。

他隨即帶著兒子到處求診,分別約見兒科,腦科及精神專科醫生,但各專科的醫生診斷後都認為他的兒子沒有患上専注力失調症,拒絕處方藥物的要求。陳先生因此非常氣憤,批評醫生們的醫學水平不足,是草率看病診斷;甚至當眾向醫生發怒,恐嚇說將向醫務委員會投訴及採取法律行動追討賠償。

看在眼裡的陳太非常擔心丈夫的情況,特別是過分緊張身體健康而經常接受不必要的檢查及藥物,屢勸不改。她看見丈夫近日的情況變本加厲,出現更多的無理言行,甚至影響了兒子,故相信陳先生的精神狀況真的出了問題,堅決催迫他約見精神科醫生。

陳玉麟醫生  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