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幼年喪父,她母親在憂傷中沒有好好顧她;兩歲時被發現患上腦癇症,經常進出醫院接受治療,期間深得醫生護士們的疼愛。住院期間,紅紅首先與一位護士姐姐產生互相依附的關係,之後對一位年輕男醫生產生了好感。當護士姐姐要結婚移居外地,年輕醫生要與她劃清界線時,紅紅的腦癎症發作變得更頻密和嚴重。
若紅紅沒有患上腦癎症,經常出現感情依附的傾向,失去「情人」時病情又變本加厲,她患上的可能屬於「情愛妄想」(De Clérambault’s Syndrome)。「情愛妄想」的患者可以是一個單身女人對有權有勢的人產生情愛的妄想。病徵必須持續有一個月的時間,並且排除了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緒障礙、藥物和軀體疾病,才能確診為「情愛妄想」。它常與其他精神病併發,亦有混合其他相關的妄想。
治療「情愛妄想」可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有些抗精神藥物有利於改善症狀。心理治療由感情缺失的角度入手,了解其妄想的出處,嘗試彌補患者的渴求。紅紅需要接受的治療是當事人的治療法或情緒為焦點的治療法,處理多年缺乏父母的愛之依附創傷。她需感受到別人給她無條件的接納,包括「腦癎症」的症狀,不要質疑是否裝扮,先爭取她的信任;她需要先透過被肯定與受到鼓勵重建自信,向內支取力量。
紅紅必須進一步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法,改變自我負面的評價,除去內裡對失去愛(愛人)的恐懼而依戀或依附別人,特別是減少抓住「强者」的需要。人最基本的需要乃是愛(別人) 與被愛,但真愛何物?何在?何來?這正正是紅紅需要學習的。當然,人與人之間合適的界線(boundary) 是一個從來未經歷過真愛的紅紅極之需要掌握的理念。
愛是何物?《聖經》如此教導:「愛裡沒有懼怕,完全的愛可以把懼怕驅除。」(約壹4:18)
李耀全博士 資深心理、婚姻與家庭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