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淳信箱「與EQ神童對談」之 軟硬兼施是絕配


EQ
神童程智問:

「我認識一位朋友的父親,性情十分嚴酷,管教子女毫不留情。兒子受到責備後,待父親外出即向母親大發雷霆,這是一個典型的『嚴父慈母』式家庭。有人歸咎於「慈母多敗兒」,難道家庭教育的方式就只能用『嚴教』,這種『嚴父慈母』的教導方式注定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是失敗的教兒方法?」

管教的方式如果出現了問題,相信是因為「嚴」跟「慈」之間的平衡拿揑得不好,以及家長沒有在管教上達成共識,造成過於嚴厲,或者過於寵愛至溺愛。

問題家庭常見於父母一方使用嚴厲的方式,但另一方就縱容較多,這就是「嚴」跟「慈」缺乏默契的情況。但光用嚴教的方式不能持久,當孩子慢慢長大後,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後,他們就會出現很多反對的聲音。

所以,最終都是要軟硬兼施,軟的好處就是有同理心的表現,他們有時候會寬容了孩子,尤其當孩子不快樂的時候,父母的心就更加痛,為了讓孩子快樂就會過於寬鬆了,過度同理心對著縱容他們的人就會變得任性。

如果這兩種配合得好,將會造就一個絕佳的教育模式。嚴厲並不是做錯就罵,可以是要求高,但做錯了或不達標時,給予的是改良的意見及解釋為何做得不好,而不是破口大罵。父母另一方就用同理心去安慰鼓勵孩子,做錯是正常的事,錯過下次便懂得應該要怎樣做了。

以上建議雖然要求會高一點,但都會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是體諒自己的,也不會因為要求高反而對父母反感。特別要注意的,是軟的那方也要持守著一個原則,不要讓人感到自己甚麼也沒有所謂。

「杖責和管教能使人有智慧,放縱的孩子使母親蒙羞。」箴言 29:15

余德淳博士  EQ訓練 研究顧問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