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說﹕「…我告訴你們,當愛你們的仇敵,為迫害你們的祈禱,好叫你們成為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使太陽照惡人,也照好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聖經新譯本》〈太5﹕44-45〉
文﹕謝芳
在很多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的社會關係中,構成朋友、同學、師生、僱傭、戰友、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等關係。我們每個人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要維繫良好人際關係,首要條件就是增進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但是不容易。
人際關係,有人以為就是所謂的「走後門」、「拍馬屁」、「巴結逢迎」…,事實上,人際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互動的關係」,它影響著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甚至對社會氣氛、溝通、運作、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等。人際關係不是做公關,真正能持續且發揮的人際關係,是真心的去關懷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藉著尊重、欣賞、接納、肯定別人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同。
可惜在現今社會裡,因種種的人倫和社會因素,產生很多的人際關係不良與溝通障礙問題,如人與人的疏離、學生漠視老師、上司與下屬的猜測、「君臣父子」之間的信任崩潰等。香港曾發生的多次衝突事件,以及最近的英國公投「脫歐」的事情,也是引發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危機的主因,看見正反面兩派的人士,為了反對而刻意作對,極不理性地以「批鬥」「扣帽子」的方式相互指責。
在基督教信仰裡,神最注重和關注「愛」的關係,神的愛充滿了浩瀚的宇宙。祂賜下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我們當中,為償還我們的罪而釘死在十字架上並復活,讓人恢復了與神同行的關係。當我們能夠體驗到父神的愛和接納,就能夠從不完全的成長家庭環境和社會背景中,重新站起來,不再活在罪惡的捆綁裡;因著與神的好關係,就有能力地作出生命的改變。《聖經》路加福音10章27-28節說﹕「『…你要全心、全性、全力、全意愛主你的 神,並且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答得對,你這樣行,就必得生命。』」世上沒有其他事物沒有任何事物比與神建立朋友的關係更重要,那是一份持續到永恆的關係。「你們應當親近 神, 神就親近你們。」〈雅4﹕8上〉
耶穌教導我們很多在人際交往方面的金科玉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是律法和先知的總綱。」〈太7﹕12〉「柔和的回答使烈怒消退,暴戾的話激動怒氣。智慧人的舌頭闡揚知識;愚昧人的口發出愚妄。」〈 箴15﹕1-2〉但無論在職場或家裡,仍會遇見人與人的衝突,夫妻之間的不和、家庭的危機…我們應該怎麼樣學習去化解,使人可以和睦相處?
新一輯的「全恩心窗」系列,將是以人際關係為主線的「人際脈搏事件簿」,深入淺出地探討在社會事件之下引發的種種關係「人」的問題、精神困擾和信仰真理教導…,告訴讀者正確「築成」和諧人際關係的技巧和秘訣。四位資深精神醫學、家庭醫學和心理輔導專家﹕陳玉麟醫生、馬燕盈醫生、陳潔芝醫生和李耀全博士將會再接再厲,繼續以環球時事為前題,剖析和探討這些與您我息息相關的時事訊息,在瞬息萬變的空間裡,是如何影響著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
****************************************************************
人際脈搏事件簿 之
互信危機 (一)
陳玉麟醫生 資深精神專科醫生
英國近日公投脫離歐盟的決定,令世人嘩然,旋即震盪環球金融市場。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不少投票者事後自認投錯票,要求再一次公投!這是否反映民主社會的投票制度已被輕視?又或是當個人自身利益真的受損時便要「輸打贏要」?相信大眾都有不同的見解和討論。但對於陳先生而言,他一直認為英國一早便應脫歐,而歐盟的建立是「糖衣毒藥」,人性根本是不可能互信互助,甚麼聯盟只是各懷鬼胎的大騙局!
陳先生自小就十分自我、主觀,甚少聽取別人意見。他對身邊的人極不信任,連家人的善意提醒都聽不進去。他從小勤奮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卻沒有一位知心好友。在求學時期,總覺得同學的親近,是想千方百計討好他,主要目的是抄襲他的筆記和功課;有些男生想藉此親近他的妹妹;老師更是不才,不單學識膚淺,不懂教學,而且妒忌他這樣有才華又勤奮的學生,簡直是在浪費了學生的青春光陰,所以他極怨恨那班中學老師。
大學畢業後,陳先生順利進入一間跨國公司工作。他認為在職場上沒有真正朋友,當中只有惡性爭競,同事之間都會選擇陷害他人而獲自身利益。陳先生一直沒有認真地在職場上結交朋友,總是擔心被別人利用。每天,他會深入反覆地將別人對他說過每句話思前想後;常以保護自己為大前提,甚少講真心說話。其實,這幾年的工作經驗令他感到非常沮喪,自認一直沒有發揮所長機會,得不到重用的同時,還被上司批評人際關係出現很大的問題,又指他的疑心過重,難與同事溝通及一起共事。
陳先生下班回家後經常對著家人大發雷霆,把工作的不如意的事全都歸咎於他人身上;即使家人好言相勸,往往也被他責駡為不諒解。因此家人的一言一行都要額外小心謹慎,以免觸動他的敏感神經。讀社工的妹妹愈來愈覺得他的性格出現很大問題,她翻查書本,得知他很可能是患上「妄想型性格障礙」。因此,她希望用一切辦法來幫助哥哥改善性格,又渴望能藉此改善家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