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aurora)是一種自然奇景,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入夜後電磁粒子束在天空閃爍耀舞,有不同的顏色和形態,煞是好看!
從美學來說,極光或成為弧狀、帶狀、雲朵狀、幕狀紗與放射狀,主要由於高能宇宙粒子,與大氣「熱層」中的原子,在離開地表85公里以上範圍內碰撞,造成一種磁電發光現象。帶電粒子來自磁層和太陽風,受到由南、北「地磁極」發出的磁力線引導,集聚成束,在離開地磁極10°-20°經線、3°至6°緯線這個區域內產生極光。由於「地磁極」並不等同「經緯極」,而極光是必須站後一點才看到全景,所以有時在緯度較低地區會比在北極圈看得更加精釆。
古代的中國人、日本人、希臘人、羅馬人都曽用文字描述極光的狀況。愛斯基摩人沒有文字,口傳說法是「鬼神引導死者靈魂上天堂的火炬」。總之,這種絢麗的自然現象令人對造物主更加尊崇和讚頌,而科學家也相信很多星球亦會有類近的奇景。
極光直接影響到電波通訊、纖纜傳輸和供電穩定。道理很簡單,它猶如電視的「二極管」一樣,在兩個極間發放電波和輻射。所以,極光的出沒已可以科學地監測和預報。最新研究發現,極光還影響到氣候、環境生態和動物生理。受太陽耀斑爆發影響,有時連熱帶地區都見到極光。其實,在極地的白天,只要光影適宜,亦可細看到如七色彩虹的繽紛妙象呢。
綠洲忠言 ﹕ 他發雷聲響遍天下,也發電光閃到地極。〈伯37:3〉
何建宗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
綠色力量會長
《談天說道》福音專輯逢週三在《明報》購買廣告版面版登,歡迎奉獻支持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