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恆溫性的脊椎動物,所以不必像爬蟲類般需要冬眠,但會因應溫度和糧食等環境因素,自我調整種群數量,又或藉著季候遷徙,有智慧地尋覓理想棲息。
鳥類是卵生的,所以牠和胎生性的哺乳類動物有所區分。飛禽有羽毛和翅膀,翱翔天際,令人好生羨慕。鳥類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之一。創造的第五日,上帝讓各種飛禽和海洋生物存在於世間〈創1:20-23〉。《聖經》中有300多處談到鳥類,涵蓋超過30個品種。
《聖經》對鳥類有很多「擬人化」的寫法,而宗教上的定性,在於那個品種是否帶有劫掠、捕掠和乞食的品格,又或是否合乎人類進食的衛生而定。有趣的是: 不符合以上兩個標準的走獸、家畜及鳥類,一般在「外邦人」中都視作為膜拜的偶像。與上帝的良好關係,源於自己是否認同上帝聖潔與仁愛的品格;信仰並不抽離於人類和萬物的生活,反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必須與罪惡的品性說「不」,才得蒙上帝的喜悅和救贖。
「以靜制動,以動謀生」,在生動的日子中秉持信望愛,得著力量後歸根於靜,完成親近上帝的周期。從鳥類我們可以見證大自然的精奇奧妙,也學懂如何鍛鍊自己屬靈的品質!
綠洲忠言 ﹕ 要解救自己,…像飛鳥脫離捕鳥人的手。〈箴6:5〉
何建宗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
綠色力量會長
《談天說道》福音專輯逢週三在《明報》購買廣告版面版登,歡迎奉獻支持經費。